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乌兰察布市明确发展定位,激活绿动能、勇闯新蓝海、守好金山银山,在深化融入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借梯登高 协力奋起“成色足”

市区霸王河美景。于宝 摄


辉腾锡勒风电场。方忠达 摄


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段建宁 摄


阿里巴巴信息港(乌兰察布)有限公司


夏日的苏木山郁郁葱葱。邢俊峰 摄


  本报记者 倪靖寰 朱爱国 王志强 高玉梁 杨戈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这是乌兰察布的城市定位,也是北京人眼里的乌兰察布。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城市,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富集。近年来,乌兰察布依托京蒙协作等区域政策优势,深入实施绿色农畜产品、绿能、绿色算力“三绿进京”,人才资源、协作资金、社会资本“三资到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动融入、超前布局,做好借势发力、借梯登高文章,在深化融入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激活绿动能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发展绿电,对接京津冀电力市场,以“所有”服务“所需”——
风从草原起,电送北京城
  今年1月,北京超8000辆电动公交车开始使用绿色电力。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的风光电,通过公交场站的1000余台充电桩,为北京电动公交车提供绿色动能。
  风力强、日照足,有效风场面积占全国10%,是全国年太阳总辐射高值区,享有“空中三峡·风光之都”的美誉——乌兰察布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清洁能源。2023年,该市新增风光并网装机380万千瓦,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风电光伏新能源占全市发电总装机的52%。
  近年来,乌兰察布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三峡、国电投、远景、运达等头部企业,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在不断完善中蝶变升级,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样板。
  走进位于察哈尔高新区的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智慧展示中心,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着新能源闭环运营的“黑科技”。
  该示范园总投资5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687.4亩,集科研、产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将助力乌兰察布培育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三峡集团扎根后,运达、沃泰、索英公司等知名新能源装备制造商纷至沓来。”察哈尔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郭晓玲介绍。2023年,乌兰察布风电装备制造整机生产能力达到1500台(套),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已具备配套生产5兆瓦及以上大型风机配套生产能力。
  丰富的绿电如何“走出去”?乌兰察布瞄准了市场需求庞大的京津冀,依托持续推进的京蒙协作机制,打开市场突破口,以“所有”服务“所需”,实施“三绿进京”,绿能便是其中一项。
  积极对接京津冀电力市场需求,乌兰察布重点实施岱海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项目和京大150万千瓦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2023年,该市向华北电网输电181亿千瓦时。
  目前,乌兰察布正在建设绿氢进京新通道,与中石化合作实施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推动“西氢东送”输氢管道建设,项目建成后年输氢量可达10万吨。
■记者手记
  乌兰察布在京蒙协作中明确“三绿进京”,就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京津冀市场需求,通过深化融入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立足自身,找准发展定位,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德州同样有“一区四基地”的清晰定位。锚定发展方向,利用好政策优势,开展高频互动、深入对接,以自身“所有”服务京津冀“所需”,定能在产业承接、优质产品供应等众多领域结出硕果。
勇闯新蓝海
  超前布局大数据产业,形成先发优势,以绿色算力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强势崛起——
北京“数据库”,草原“算力城”
  4月18日,“草原云谷数享未来”乌兰察布市绿色算力筑基新质生产力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现场签署了总价值超200亿元的合作协议。这是京蒙携手构建以绿色算力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体系的大手笔。
  目前,已有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优刻得等24家行业领军企业、35个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乌兰察布,其中智算中心27个,总投资1306亿元。乌兰察布有何优势能够吸引这么多知名企业在此发展大数据产业?
  早在2013年,国家大数据产业刚刚起步,乌兰察布就落子布局,发力数字经济。
  他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华为。通过积极对接,当年9月成功与华为“牵手”,合作建设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2016年,云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标志着乌兰察布正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乌兰察布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刘焕所介绍,该市出台了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大数据企业在用地用房、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支持,打造六个数据中心片区,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协会及数字经济专家库。
  2017年以来,乌兰察布先后建设运营了两条直通北京的144芯点对点光缆,端对端时延4.2毫秒,可进行毫秒级的业务切换。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为京津冀地区实时性算力需求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发展大数据产业,乌兰察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位于察哈尔高新区的阿里巴巴信息港(乌兰察布)有限公司2018年建成运营,该公司设施经理冯超介绍:“这里交通便利,地质结构稳定,绿电充沛,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每年有10个月能自然制冷,同等技术条件下可节约能耗20%至30%。”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从2013年至今,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到强的过程,“草原云谷”加速崛起。
  近年来,乌兰察布不断延伸大数据产业链条。紫晶数据灾备存储、同方科技服务器制造、鑫悦达机柜生产等项目建成投运,安恒、博岳、中研智达等一批数字应用企业纷纷落户,以百度为代表的孵化平台累计孵化企业60余家,形成了数据存储“冷热兼备”、关联产业“软硬兼具”的发展格局。
  目前,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机架签约规模超105万架,算力运营总规模达到16409P,其中智能算力占比70%,处于八大枢纽、十大集群前列。乌兰察布获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东数西算”标杆、算力高质量发展先锋等称号,全面打响了“南贵北乌·草原云谷”品牌。
■记者手记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胜。在发展大数据产业这条赛道上,乌兰察布抢抓发展机遇,超前布局,形成了先发优势。
  举全市之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乌兰察布在政策支持、园区配套、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当前,德州正加速培强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铆足干劲,深化对接,不断创新,优化服务,就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农文旅融合
  发挥农牧业和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项目,深挖京津冀市场,农文旅发展如火如荼——
让金山银山“四季红”
  走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内川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这家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地区。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旗县,兴和县当前正全力打造面向首都的“大菜园”。乌兰察布是我国三大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而兴和县是其核心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每年约有8.83万吨蔬菜销往北京市场。
  乌兰察布农牧业资源丰富,拥有“麦菜薯、牛羊乳”六大优势产业。依托与北京紧邻的区位优势,该市充分利用北京市场,将绿色农畜产品转化为京蒙协作中的产业优势。2022年至今,乌兰察布向北京市场销售有机蔬菜、马铃薯、燕麦、酸奶等主要特色农畜产品产值已达62亿元。
  乌兰察布将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全面打响“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截至目前,“原味乌兰察布”已授权企业115家,涉及产品500余种,销售网络覆盖北京市在内的品牌线下体验店及全网线上销售平台,积极参加各类在京展会,“兰格格”“薯都薯”“宏福柿”等品牌产品通过北京畅销全国各地。
  农业发展品牌优势不断凸显,文旅产业同样亮点纷呈。
  今年“五一”期间,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独具特色的火山地貌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穿上“宇航服”在火山群中漫步更是当地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仿佛置身火星。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的人气爆棚,也带火了当地特色民宿产业。“节假日还没到,房间就全部预订一空。游客大部分来自外地,以北京居多。”察右后旗乌兰哈达望山民宿经营者张晨介绍。
  依托火山资源,察右后旗已建起103家民宿,民宿产业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位于兴和县的苏木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中西部最大人工林场,林场总面积27万亩。而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山秃岭。1960年春,苏木山林场成立,在几代林业工人的接续努力下,苏木山森林覆盖率达74.8%。近年来,当地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文旅产业,绿水青山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乌兰察布旅游资源丰富,32个A级旅游景区形态各异,山水林草各美其美,夏季平均气温18.8℃,被誉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
  以打造“四季旅游好去处”为目标,乌兰察布发展自驾游首选地、露营游佳选地、度假游必选地、康养游优选地。结合四季旅游特点,相继推出“草原之旅”“火山之约”“森林之韵”“冰雪之恋”等12个乌兰察布“之”系列文旅品牌活动,成为聚集人气、拉动消费一大亮点。
  2023年,乌兰察布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和101%;成功打造“乌兰察布之夜”网红新地标,累计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民宿接待游客37.8万人次,实现收入逾1亿元。
  在做强农业、文旅产业等领域的同时,乌兰察布十分注重深化区域交流与合作,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在深化京蒙协作基础上,积极推进乌大张(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打破行政壁垒,在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及能源布局、数字经济等领域互联互通,抱团融入京津冀。
  乌大张合作区现已迈入第二个十年发展阶段,三地将在推进“三绿进京”、“半小时”经济圈、“四季好风光、畅游乌大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协同共赢。
■记者手记
  乌兰察布拥有独特的农牧业和旅游资源优势,注重发展特色项目,打造区域品牌,充分挖掘京津冀广阔市场。同时,在发展中注重与周边城市协同共进,打破地域限制,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联互通,抱团发展。
  德州同样拥有丰厚的农业和文旅资源,近年来正着力打造“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在发展文旅产业中注重协同联动,今年与乌兰察布、大同、赤峰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文化旅游合作协议,在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节庆互动等方面深化文旅合作。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只要我们敞开怀抱,打破壁垒,优势互补,一定会实现共赢共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借梯登高 协力奋起“成色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融观察(1)】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