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文化传承通古今
  

□罗传艳
  近日,我市召开“两河牵手”文化廊道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突出“两河牵手”主题,擦亮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
  德州因黄河而得名,因运河而兴,两河在德州汇聚。“两河牵手”工程既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保护、传承、弘扬两河文化,让两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的生动实践。
  让两河文化出圈“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大运河哺育了古往今来的德州人民,也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两河文化。在“两河牵手”工程建设中,平原县结合当地历史底蕴,规划修建马颊河水文化记忆馆、张官店汉风水韵文化园等展馆,让封存的历史在连通两河的廊道中出圈“走出来”。
  让两河文化出彩“活起来”。近年来,德州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通过编著书籍、开发课程、打造特色小镇等方式,让越来越多沉睡的历史资源被唤醒。为深入阐释“两河牵手”文化价值,德州推进“两河牵手”文化研究工作,专门成立黄河运河文化研究院,获批52项“两河牵手”文化研究课题,为国家文化公园牵手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文化研究方面的支撑,让丰富的两河文化“满是彩色入眼帘”,出彩“活起来”。
  让两河文化出新“火起来”。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赓续两河文脉,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擦亮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底色。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两河牵手”诗歌思政课为载体,全景式展现两河文化瑰宝,以音画诗舞有机融合的形式深受师生欢迎。这也启示我们,要找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需求的连接点,充分利用VR、AR等平台和技术,丰富沿线数字文旅新场景,让“两河文化”动起来,“火”起来。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薪火相传,方能永存。文化传承不会因时代而停歇,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既要继承两河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要开拓出两河文化的光明未来,两河文化必将在德州绽放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化传承通古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