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生态安葬、“云”祭扫等渐成主流——
绿色追思更清明

开展技能竞赛,提升殡葬服务人员服务水平


  

□文/图本报记者 李莉
  为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我市一直倡导文明节俭、厚养薄葬、绿色环保的殡葬理念,坚持“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积极推动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益性公墓(骨灰堂)903处,节地生态安葬率达60%以上。
节地生态葬受青睐
  “公墓环境好,工作人员打扫得也干净,把老人的骨灰安置在这里,我们很放心。”近日,宁津县桃源里社区居民林明明说。
  他所说的公墓位于宁津县殡仪馆院内,同步建设的还有骨灰堂,去年1月份建成投用。
  2021年7月,宁津县民政局着力打造“标准化、便民化、规范化”和“生态美、环境美、公墓美”的县级公益性生态公墓和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0%,共有1510个墓穴,全部为双穴位。骨灰堂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目前共有2158个骨灰存放格。
  宁津县殡仪馆馆长张猛介绍,骨灰堂采用电子感应磁卡控制,逝者家属只需刷卡,即可瞻仰祭拜。同时,还建有电子祭奠厅,引进“云”祭扫,缅怀先人、传承孝道更加便捷环保。“除了传统的安葬方式,很多人开始选择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张猛说。
  我市在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点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安葬点包含殡、葬、祭等多元功能以及配套服务。同时,将绿色殡葬与人文殡葬有机结合,注重殡葬文化的传承,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等,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品质。
奖补政策助推殡葬改革
  4月1日,禹城市房寺镇桥头孙村党支部书记孙建民正带领村民在村里公益性公墓前栽种木槿。
  桥头孙公墓是禹城市试点打造的农村公益性公墓的标杆,今年2月份建成投用。规划设计面积9101.84平方米,墓穴总数1169个,一期建成墓穴417个。
  “我们村的公墓享受到了政策红利,过去这里杂草丛生,如今环境变好了,还能同时满足善集村、唐庄等附近10多个村的丧葬需求。”孙建民说。
  2023年11月,禹城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对节地生态安葬实施奖补的通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对选择节地生态葬的具有禹城市户籍和居住证的亡故居民进行奖补。散埋乱葬迁入公益性公墓的一次性奖励500元。对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先进镇街,年底给予一次性奖补。
  “奖补政策促进了殡葬改革,也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吨半粮’示范区创建贡献了力量。”禹城市殡葬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朱辉介绍。
绿色祭扫成风尚
  开展技能培训,订购鲜花,准备矿泉水、湿巾……清明节将至,德州市殡仪馆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开展的“鲜花换纸钱”活动进行准备。
  “通过提供免费菊花置换烧纸等祭奠品,引导市民以绿色文明的方式缅怀逝者。”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张伟介绍。他们还在“德州民政”微信公众号开通“云”祭扫模块,提供“互联网+殡葬服务”,方便市民线上寄托哀思。
  为了让文明祭扫理念进一步入脑、入心,我市专门组建多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商场、社区、田间地头,创新形式,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成立红白理事会7358个,理事会主要集中在农村,根据实际情况,各村制定红白事硬杠杠,把反对大操大办、反对薄养厚葬等写入村规民约。理事会成员以身作则,引导、监督,效果显著,文明节俭、绿色殡葬新风逐步形成。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绿色追思更清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