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武城南街村的舞龙灯

2014年的舞龙表演中的“盘龙”一节。赵登勤 摄


  

□邹兴华 李宽云
  南街村位于武城县老城镇政府所在地的南郊。老城镇政府所在地在1973年之前是武城县的老县城,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地处冀鲁接合部,大运河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大运河的航运兼灌溉功能,造就了当地经济发达,也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文艺十分活跃。南街村的舞龙灯就是在这种优越环境下诞生的。

  南街村的舞龙灯由来已久,起源也颇具神秘色彩。相传,早年此地有一个莲花池,池畔住着一对夫妻,生一男孩,聪慧好动。男孩999天时,身上突然长出鳞片。乡邻们都吓坏了,夫妻俩也是不知所措,趁着天黑夜深,怀抱男孩来到城中供奉“火神”的三皇庙为孩子祈福消灾。就在这时,男孩突然从怀抱中窜出,变成一条金身赤须的长龙,没等二人缓过神来,就已飞出庙堂,消失在夜幕中。从这一年起,每逢干旱,这条黄中带红的龙就挟风带云来到当地上空盘旋,并降下甘霖,保护当地风调雨顺。当地人又惊又喜。有一年夏天,一场喜雨过后,人们感激这条龙的恩德,就在莲花池中采摘了999朵荷花和999片荷叶,扎制了一条龙,在“三皇庙”前舞动了一番。观众纷纷叫好,南街村人更是兴致盎然,到了第二年的元宵节前夕,就准备舞龙庆祝,但这时没有荷叶和荷花,人们就用竹、木、布、纸扎制成一条别出心裁的火龙,首次演出便一炮走红。于是约定将舞龙作为每年元宵节的保留节目。
  南街村对待舞龙,除了感激,还感到骄傲,因此格外用心。龙体以黄、红为主色;舞龙者的行头都是红袍禳黄边,舞动起来就与火龙融为一体了。龙的造型依据是:头似驼,角似鹿,耳似牛,眼似虾,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鱼。舞动时,似在模仿一条冬眠的龙缓缓醒来,舒展一下身体。在龙珠的引导下,龙头自第二节开始,逐次“啃节”到龙尾。每啃一节,龙头抖动,龙身也像得到了抚慰。然后开始蜕皮;蜕皮后精神抖擞,从前往后在每节上跳来跳去。根据场地不同,时而高腾欲飞,时而低空爬行,舞出大、小四门斗。为了展现腾云驾雾的效果,人们还制作了云彩背景,再配上两只虾米、两只蛤喇、六条鲤鱼。表演者把这些扎制品穿到身上,两手握住里面的把手,就可以随意“开、合”,配合舞龙的动作,活灵活现地展示龙腾的世界。

  南街村的舞龙越来越精彩,观众白天看了不过瘾,晚上还想看。但过去没有电灯和电池,晚上舞龙不出效果,南街村人就想着将龙体和背景物里面安上蜡烛。不过有大动作时,蜡烛会淌蜡油,还会熄灭。于是,他们又制作了吊坠式的蜡台,不管怎样舞动都不会灭,可依然会淌出蜡油。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将牛油经过二十多次提炼,制成了只见烛火不见蜡油的牛油灯。接着,他们又设计了“喇叭状”的油灯,使龙眼炯炯有神。这种独具匠心的火龙在夜晚舞动起来,那真是五彩缤纷、光华夺目,再加上同样熠熠生辉的云彩、蛤喇、鲤鱼和虾米,构成了一道绚丽的夜景。由此,南街村的舞龙就变成了舞龙灯,他们索性打出了“南街云龙会”旗号,对表演形式又进行了创新。舞到高潮处,三个人两手各持一个三角形灯,另有一人手持长方形灯,聚到舞台中央,快速拼装起一个高约两米的七彩灯拱门,也就是传说中的龙门,火龙往返穿梭其中,甚是新颖壮观。每逢此时,层层叠叠的人群中就会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喝彩声。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县里的元宵节会演安排在了县城河西街。因为战事,木桥被烧断,南街人就借摆渡过运河。河西的老百姓知道“云龙会”有功夫,故意阻挡说:“你们就在摆渡上舞一回火龙再上岸吧!”带队的巩少增会武术,正所谓艺高人胆大,于是他冲大家一挥手,大喊一声:“干!”随着铿锵的锣鼓响起,“云龙会”一声呐喊,抖擞精神就在船上摆开了架势。巩少增引领火龙舞了起来,啃节、打滚、小四门斗,愣是在狭窄不平的船上舞出了一整套动作,引得两岸众人欢声雷动。河西岸上的人激动地高呼:“快请南街‘云龙会’上岸!”然后燃放鞭炮,在八仙桌上摆上烟酒糖茶招待。从此很长一段时间,南街村去河西街演出,都会在摆渡上舞着火龙过河,远处观望,就如一条火龙在水面上腾飞,既别致又好看。
  1955年、1956年,南街村“云龙会”连续两年参加了德州行署的元宵节文艺会演,在更广阔的舞台展现舞龙的魅力。此后又多次代表武城到市、省演出,博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南街村人每年元宵节都要舞一回龙灯,庆祝美好的幸福生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南街村的舞龙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