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郑店镇振兴新村——
引企兴村村民有活干有钱赚
  

□本报记者 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 苏涵
  2月18日,尽管春节刚过,乐陵市郑店镇振兴新村樊屯村的樊森箱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已经热闹起来,村民马广英和姐妹们各司其职,边说笑边忙着赶制订单。
  春节前,马广英拿到了一笔3900多元的工资,开工第一天,她来得格外早。“过年的时候我一算,去年挣了将近5万元呢。”马广英说,活越干越熟练,看今年订单情况,收入肯定少不了。
  振兴新村下辖5个自然村,作为新村党委书记,樊学彬自担任村干部以来,一心带领群众致富。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如何把闲置劳动力利用起来?樊学彬想到的是引进企业助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去年,位于振兴新村樊屯村中心的2000平方米厂房建了起来,通过招商引资,河北保定人杜万军将箱包公司落户在了新厂房。
  “我们是批量生产、订单销售,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南美等地区,去年销售收入达1000余万元。”杜万军介绍,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
  “我们村有人出门打工,我是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村里有了这个工厂,从建成我就在这干,一个月最多能拿到4000多元钱。”马广英说,从家到工厂仅几百米,平时送完孩子来上班,中午顺路接孩子,还不耽误做饭,“这样的日子真不赖。”
  眼下,像马广英一样,在工厂上班的村民有30多人,她们工作时间自由,既挣钱又顾家。
  近年来,振兴新村结合本地优势资源,不断优化就业环境,大力引进加工生产线,积极拓宽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此前,樊学彬就带领村民发展糯玉米种植,成立了乐陵市瑞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冷藏厂房,配置了糯玉米蒸箱、急速冷冻等设备,吸纳了45名村民就业。
  “很多妇女月收入可达4000元,在家里能顶上半边天。”樊学彬告诉记者,今年,振兴新村要继续扩大规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这不,新村已经发布了“强村共富合伙人”招募令,希望海内外企业家、创业者等来到振兴新村这个充满生机的舞台,帮助更多乡亲就业,助力村集体增收。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引企兴村村民有活干有钱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