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面塑进校园 非遗共传承

李洋向学生们讲解捏面人制作过程


与父亲探讨新作品的制作技巧


除了捏面人,李洋还是吹糖人高手


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开心不已


李洋精心创作的神龙系列作品


  

□本报记者 姜伟 本报通讯员 田楠楠 摄影报道
  2月27日,陵城区宋家镇中心小学邀请捏面人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洋来校,开展“非遗面人进校园”活动。现场,李洋向学生们介绍了捏面人的起源、传承,展示了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人作品,带领学生体验捏面人的制作过程,让大家零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以特制面团为原材料,捏塑人物、动植物等各种形象的手工技艺。陵城区捏面人历史悠久,以宋家镇为盛,在全国各地的大集、庙会及景区都能看到宋家镇手艺人的身影。近年来,为进一步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宋家镇积极搭建非遗文化传承平台,免费向非遗传承人提供场地,定期开展非遗体验、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年累计30多场次,全力推动非遗文化“传下去”。同时,开展非遗赶大集、非遗节庆等活动,将非遗与文创相结合,促进乡村经济繁荣,推动非遗项目有效传承。2023年,捏面人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35岁的李洋自幼受父辈影响,十几岁就掌握了捏面人的制作技艺,他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作品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深受人们喜爱。他与妻子以捏面人技艺为生,常年活跃在北京、德州两地,先后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非遗工坊工作室,承接庙会、展演等大型活动,并积极开展捏面人教学工作。自2013年起,李洋带着捏面人技艺走进校园、社区,给学生、市民传授技艺方法,讲述捏面人的历史文化。他还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多次获奖,随民间艺术交流团到国外艺术交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捏面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会紧跟时代步伐,守正创新,同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推广捏面人技艺,让这项老手艺传承下去。”李洋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面塑进校园 非遗共传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大视界·公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