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一院一基地一园区”成立两年多来,聚集高层次人才60余名,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项——
校地合作“德州模式”硕果丰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记者 杨戈 摄


  


□本报记者刘潇本报通讯员韩哲琚伟
  春节前的几天,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院长魏明志格外忙碌,紧张筹备节后德创汇新一期路演。“我们要保证活动针对性强、专业性高、议程丰富,实现三方资源互融互通互联。”魏明志说。
  德创汇是德州与齐鲁工业大学携手打造的“王牌”科技活动之一。活动将优质项目、人才和技术精准嫁接:政府从路演项目中获取最前沿产业信息,高校专家掌握第一手行业资源,企业在主题分享中提升市场认识,获得实质帮助。
  2021年12月,德州市政府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包括齐鲁工业大学德州研究院、德州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德州大学科技园。两年多来,项目聚集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0余名,与德州企业签署技术合同68项,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项,落地项目11个,到位产业引导基金7800万元,在全省、全国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德州模式”。
人才汇聚“强磁场”,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
  2月1日早上6点,山东省特聘专家、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郝霄鹏就乘坐班车,从济南赶来德州研究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
  郝霄鹏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专家,牵头成立了12名博士组成的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团队首批入驻齐鲁工业大学德州研究院,主攻第三代半导体晶体材料的研究。“我们获得了厚度达到厘米量级的4英寸氮化镓体块单晶,目前这一厚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下一步在提高晶体质量的同时,还要缩短生长周期、降低生长成本,才能为产业化奠定基础。”郝霄鹏说,氮化镓晶体熔点在2200℃以上,但分解点仅为900℃,常规的晶体生长法无法满足。入驻德州研究院以后,团队通过数百次实验,解决了冷却机组、水冷系统、特种气体等生产设备问题,突破了生长窗口小、影响参数多等技术难点。 (下转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校地合作“德州模式”硕果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