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非遗传承人李振奎、孙杰母子——
针线穿梭 尽显芳华

李振奎、孙杰母子在编织作品


编织作品《鱼跃龙门》


  

□文"图 本报记者 芦瑞瑞
  1月31日一大早,李振奎、孙杰母子从北京匆匆赶回位于天衢新区兴业大厦的工作室,脸上笑容洋溢,丝毫不见数九寒天一路奔波的疲倦。
  李振奎戴上花镜,抽出一粗一细两根绣花针,把黄色丝线穿入细针针鼻儿,将两根针并在一处,粗针辅助细针,只见她十指春风,眼花缭乱间,一朵层次分明的鲜花,透着娇俏,次第绽放。
  一针一线,凝固了光阴的故事。李振奎今年65岁,是菅氏手工刺绣、手工编织非遗传承人。年少时,母亲做绣活,她爱看爱学爱琢磨,很快就学会了,做出来的物件经常拿到集市上售卖。因为热爱,多年来,手上功夫日益精湛。2015年,一家人搬迁至北京,经延庆区妇联牵线,加入延庆区民间艺术家协会。
  “这是协会组织进景区活动时,我们母子创作的《畅游长城好风光》,获得了第四届‘好汉杯’八达岭长城文创大赛‘杰出贡献奖’。”她从行李箱里取出一件刺绣摆台,上面除了雄伟壮观的长城,还绣有各种灵动的人物——孩童的眉目用打籽针,细腻传神;老人的衣服用散套针,自然飘逸;拍照的少年、交谈的夫妇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一颦一笑溢出绣面。
  “除了刺绣,我们还有编织作品嘞!”孙杰起身,从展柜里取出一件得意之作《鱼跃龙门》,这件作品包含龙门、水柱、鲤鱼、荷花等元素,使用不同颜色毛线编织而成,填充了珍珠棉,用纸、金属丝等材料固定,展示出一条鲤鱼奋力跃过龙门的瞬间——鱼头已变为龙首,未跃龙门的部分还是鱼身,将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展现得淋漓尽致。
  孙杰41岁,也是菅氏手工刺绣、手工编织非遗传承人。他从小就喜欢这一行,编织的短针、长针、引拔针……刺绣的平针、滚针、长短针、打籽针……一个个学,一样样练,一团线一块布带给他无穷乐趣。上学时拿出自己的作品,却被同学起哄笑话,说这些是女生才做的事情。他心里难过,就悄悄地练,多年不辍。如今,在教学之余,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创作了。
  母亲长于技艺,孙杰擅长创新,母子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孙杰走访北京各个博物馆、图书馆,寻找设计灵感,比如:将秦汉瓦当的图样入绣,将北京天坛等历史建筑融入刺绣胸针图样……母亲是最好的践行者,总有办法把儿子的想法变成现实。
  “我们沉醉在刺绣和编织技艺中,一直想办法将二者融为一体。”李振奎指着桌上两个憨态可掬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面露自豪。吉祥物的主体为钩织,围脖为编织,冰墩墩的眼睛、雪容融的脸颊、头顶装饰和冬奥会、冬残奥会标志为刺绣,新颖美观,原件入选“冬奥圆梦非遗传情——延庆(海淀)冬奥主题非遗展”,被延庆博物馆收藏。2023年,母子二人入选天衢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最近几天,北京世园公园正举行花灯节,里面有个文创集市,他们设置了一个展位,除了售卖手工艺品外,还向游客展示“指尖”技艺,让他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针线穿梭 尽显芳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德州文脉 匠心绝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