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持续低温 谨防疾病“找上你”
  

□本报记者唐志梅 本报通讯员杜秋乐
  连日来,我市遭遇了寒潮暴雪天气。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一周最低气温将达-20℃。12月13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中介绍,一些常见的疾病在低温极寒天气中容易发作或加剧,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还要注意,低温天气保温不当产生的冻伤、失温、冻疮等。为此,记者采访了宁津县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并邀请他们给出预防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预防方:科学佩戴口罩
  低温天气要防范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平时减少聚集,外出应科学佩戴口罩,少聚餐,注意个人卫生。
  宁津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管成艳介绍,寒冷的空气可能会对鼻腔和气道的黏膜产生刺激,引起鼻塞、咳嗽和喉咙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还会导致原有呼吸道疾病的加重。
  为了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管成艳建议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首先,穿戴合适的衣物,特别是保护颈部和胸部的部分。其次,科学佩戴口罩,以防止寒冷空气和传染性致病细菌、病毒直接进入呼吸道。此外,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气温下降时,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管成艳建议,抵抗力弱的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应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在室内注意空气流通,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方:稳固健康四大基石
  持续低温天气,往往是脑卒中的高发期。“断崖式降温”对于体质弱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谓是“雪上加霜”。冬季的寒冷会使心脏和血管负担加重,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何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宁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副主任刘艳华介绍说,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
  刘艳华建议,有基础病的患者及老年人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缓解精神压力。
  在低温天气下,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部和脖子的保暖,建议用帽子和围巾保护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外出时受到寒冷的刺激。有相关疾病的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治疗药物,定期监测相关数据,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询问医生。
关键词:皮肤瘙痒 预防方:控制好血糖和血压
  一到寒冬,不少人就会皮肤瘙痒,有些是低温刺激血管收缩,减少皮脂分泌导致的正常现象,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就要引起重视了。
  宁津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婷英表示,皮肤瘙痒还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由于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弱,抓破皮肤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千万不要抓挠皮肤,要配合医生,控制好血糖,平时可使用润肤乳液避免皮肤瘙痒,也可以在室内应用加湿器调节空气湿度。
  同时,张婷英提醒,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关键的是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及时监测。运动是一味良好的“降糖药”,她建议可以做一些室内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或瑜伽、健身操等。还可以增加一些轻体力的家务劳动,推荐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等。
  此外,张婷英提醒,冬天一定要格外注意饮食,要遵循“控制总热量、食物多样化”原则,注重食材烹调方法,避免因处理不当,食材的升糖指数上升。
关键词:冻疮 预防方:防风防寒,保持干燥
  寒冷天气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而形成冻疮。如何预防冻疮、一旦患上冻疮该怎么办、如何科学取暖等问题困扰着人们。对此,宁津县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国英为市民支招。
  冻疮也称非冻结性冷伤,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主要由于寒冷低温、环境潮湿等因素侵袭,引起局部皮肤出现反复红斑、肿胀等炎症损害。女性、儿童及糖尿病、贫血等人群末梢循环相对较差,因此,这些人群更容易被冻疮盯上。
  冻疮有复发的恼人特性,因此,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李国英提醒,预防的一项主要措施就是保持身体干燥。“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袜一定要保暖且干燥,出现被雪水、汗水浸湿的情况时,尽早更换。”李国英说,此外,衣服和鞋袜需有一定的宽松度,穿得太紧会导致血流不畅,热量无法到达,增加冻伤风险。同时,还应该做好防风防寒工作,出门时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接触冷水,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并多吃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持续低温 谨防疾病“找上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