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岁危重患者经抢救康复出院——
家属手写三封感谢信
  

□本报记者滕璐 本报通讯员李梦娇
  “谢谢您,谢谢咱们这里的医护人员,让我母亲转危为安。”11月30日,患者王老太的家属将三封用毛笔书写的感谢信送到了山大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急诊科执行主任苏春花手中,对她和科室医护人员表示感谢。“非常感激苏春花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用无私的爱心、精湛的专业技术,把我母亲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医护人员的感恩之情。
  “医生,一定要救救我的母亲……”11月14日上午11点多,87岁的王老太被送到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急诊科,她的儿子恳求医生。“当时患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瘫痪在床,憋气严重,心衰反复发作,被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吉兰-巴雷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苏春花回忆说。她带领着团队的医生制定了详细的救治方案,给予“纠正心衰、解痉平喘、营养神经、营养心肌”等药物综合治疗。
  1小时之后,王老太的症状虽有所好转,但病情依旧不稳定。作为王老太的主管医生,医师刘世栋担心夜里会有突发状况,就在医院守了一夜。“患者病情严重,一点时间都耽误不得,守在她身边,还是比较安心的。”刘世栋说。当天夜里,他和主管护士轮流去王老太的病床前,查看她的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急诊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和悉心照顾下,王老太状态越来越好,不仅能吃饭了,身体也能在家属的帮助下活动活动了。“每天到医院,我都第一时间来看看王阿姨,跟她聊聊天,了解她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有一次,她还竟然跟我聊起孩子们是怎么照顾她的。”苏春花说,当时也挺惊讶的,居然有精力说了这么多话。她把这些分享给同事后,他们也都很开心。
  “我母亲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脑干脑炎,在外地的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了,但我不想放弃,就抱着尝试的心态来到了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的急诊科。真没想到,在这里,她能恢复得这么好,简直就是个奇迹。”王老太的儿子说。为了表示感谢,他特意写了三封感谢信,和锦旗一起,亲手送到了苏春花的手上,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凡是来到急诊科的患者,大部分属于急危重症,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我们的职责就是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能让他们康复出院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苏春花说。
  据了解,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急诊科是鲁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于一体的区域性医疗急救中心,担负着全市及毗邻省部分县市危重病人的急救工作,建立完善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急救,为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家属手写三封感谢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