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打造红色德州新名片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著名军史作家、《最后一战》作者陈璞平
  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围绕禹城大战描写鲁西北8年抗战的著作。创作中,我力图用通俗的文学语言重点讲清五个问题。
  一是历史定位。禹城大战广义上讲是禹城战役,其用时共两个月,从1945年10月到12月底,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狭义上讲就是禹城火车站之战,从12月30日开战,到31日晚结束,全歼守敌山谷大队798人。我个人认为,禹城大战的准确提法应该包括齐河晏城火车站之战、禹城县城之战和禹城火车站之战,时间为12月27日至31日夜,三战共歼灭日军1300余人。此战之后,对日再无大战,因此,禹城大战应该才是抗战时期对日收官之战。
  二是品牌效应。史学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搞研究、做宣传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今天我们打造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无疑也是独一无二的。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禹城大战也一定能够成为红色德州、红色禹城的新名片、新地标。
  三是军事价值。禹城大战在二战八路军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观。三天的战斗几乎包括了我军常规作战的所有战术,如此之多的战术轮番上阵,令人眼花缭乱,相信军迷们一定会大感兴趣。我只是如实还原出来,功过得失,供后人研究借鉴。
  四是鲜活故事。我写战争题材的纪实文学,喜欢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人公,他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同一根无形的细线将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成为价值连城的美丽项链。《最后一战》的四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
  五是人文内涵。山东是孔孟之乡,鲁西北是燕赵、齐鲁交汇之地,黄河、运河在此交相辉映,赋予了这里人民忠孝、刚烈的性格。这是德州人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最后一战》,表现的是鲁西北人民彪悍勇猛、坚韧顽强、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八路军的新兵打败鬼子老兵的主要原因。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造红色德州新名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