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行在实践中升华
  

□郭付军
  大爱无疆,大德无边。古往今来,人们对道德的追求和修行给予了无限的期冀与可能,至高至大,至宽至上,没有界限,没有止境。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神话,到神农尝草、仓颉造字的传说,从出使西域张骞、西天取经的玄奘,到六次东渡的鉴真、七下南洋的郑和,从周游列国的孔子、投江殉国的屈原,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保家卫国的左权,不管是夏明翰,还是“后来人”,兴利除弊、发明创造,惩恶扬善、勇毅前行,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创造了德行高尚、义薄云天、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为我们民族树立光辉的榜样。这其中,董仲舒的德行境界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兴办教育
  修德莫大于传道,传道莫大于教育。董仲舒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教育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董仲舒开办私学。史书上说,他“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意思是说他教学时,前面挂个帘子,他在帘子里面讲课,学生在帘子外面听讲,很多学生学习很多年了,还没见过老师。私学中的学生分两类,一类是“著录弟子”,就是投在某个老师的名下,而没有直接拜师的学生,他们见到老师的机会就很少。另一类是“及门弟子”,他们直接聆听教诲,直接接受教导,他们还有项任务,就是代替老师给那些“著录弟子”授课。这样,有些学生见不到老师就很正常了。董仲舒的弟子很多,有些人成为名重一时的栋梁之才。史书上说,董仲舒“弟子通者,至於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在西汉政府做到高级官吏的就有一百多人。
  董仲舒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史书记载:“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他的儿子和孙子都通过学习经书,在政府中做了高级官吏,这既是个人家庭事业的成功,也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
  董仲舒还极力倡导公学。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他说:“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在中央建立太学,作为国家最高学府;在地方设立各级学校,推广公共教育。他对老师的要求是“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为师之道的激情,以教学为美,因为教育本质上说是传递爱的工作。同时,还要谨言慎行、兢兢业业,教育的产品很特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人更为严格。
  对于教学内容,董仲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六学指儒家的六种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他们分别培养人们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和情感意志。他提出的循序渐进、注重积累学习方法,虚静其形、卑谦其身的学习态度等观点和原则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
积极入世
  董仲舒继承了儒家思想积极入世、“学而优则仕”的实践精神,创造了优秀的政绩,表现出了良好的政德。
  董仲舒早年以“目不窥园”的学习精神饱读诗书。汉景帝时,因为学业优秀,名满一方,被朝廷征召,到了长安,担任博士官。汉武帝初年,他抓住机会,连上三篇对策,得到重用,任命他为江都国(扬州)的国相。其间受到牵连,降职为中大夫。
  因为学术水平很高,董仲舒引起了丞相公孙弘的嫉恨。公孙弘对汉武帝建议,让董仲舒去胶西国当国相。因为胶西国王刘端这个人,史书上说他“为人贼戾”,性格古怪而且变态,“所杀伤二千石甚众”,杀了好几个国相,公孙弘想借胶西国王除掉董仲舒。董仲舒很聪明,他有句名言,叫“义不讪上,智不危身”,意思是,讲道义的人,从不说领导的坏话,聪明的人,从不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对于这位胶西王,他总是“以礼义匡正”,两人相处得很好。董仲舒也害怕时间久了会产生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年事已高,就上书汉武帝,因病退休了。
  虽然他辞去了官职,但朝廷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儒学仪礼、疑难案件等事项,还经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请教,董仲舒都能给出明确的观点和充足的论证。流传到今天的有一篇《郊事对》,记录了廷尉(司法官员)张汤遵从皇帝命令,对郊祭礼仪中的疑问事项,向董仲舒请教的过程。
  晚年,他埋头读书,专心著述。董仲舒的著作,大都是阐明儒家经学意旨的内容,加上奏疏教令,总共一百二十三篇。解说《春秋》记事的作品有《闻举》《玉杯》《春秋繁露》《清明》《竹林》等文章,有几十篇,十多万字。流传至今的《春秋繁露》一书,是他的著述合集。
  董仲舒的为官生涯十分坎坷,几次面临凶险,终能全身而退,而且事业有成,名垂青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为民请命
  《汉书·董仲舒传》载:“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可见他履职期间,为民请命,为国分忧,政德政绩均可嘉誉。
  为了解决土地集中导致的两极分化问题,他积极上书,提出还利于民的政策建议。他主张“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把轻徭薄赋作为限制贫富分化的重要措施。他看到“见税什五”大大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明确提出要降低地租率。汉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铁、酒官营专卖政策,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董仲舒主张“盐铁皆归于民”,即将盐铁的生产、销售由官营改为民营。针对当时奴隶制的残余问题,他主张“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让奴隶获得自由,增加社会劳动力。时时处处,心里想着民众,措施为了国家,可谓忠心为国,勤政爱民。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和实践在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他与负责司法工作的张汤等人,对于如何处理一些疑难案件,进行了很多商议。董仲舒以《春秋》一书的原则进行了辩理,并得到了朝廷和社会的认可。他在司法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春秋决狱”原则,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司法实践,今天仍然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有一个案例,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大爱精神。有一女子,丈夫驾船出海,遇大风溺亡,找不到尸体,无法安葬。后来婆婆作主,将女子改嫁他人。按照当时的法律,丈夫未葬不得改嫁。如果自作主张改嫁,当处以死刑。董仲舒认为,夫死改嫁,是《春秋》大义;找不到尸体安葬,不能妨碍女子改嫁;而且通过了尊者、长者同意和主婚,而不是该女子个人的私自行为,就不应该以犯罪论处。他肯定了包括丧夫妇女在内的民众生存权利,并从经学义理高度认可了其合法性,与以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有极大的不同。
  实践没有止境,修行也没有止境。历史不会终结,修行也不会停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诸多要求,内容不断赋新,要求逐步提升,漫长的历史进程也留下了无数的德行事迹和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向前人学习,向历史学习,是今人道德修行的重要途径。董仲舒不是完人,不是圣人,是个哲人贤人,是个名臣廉吏,他的为人为学为官生涯给我们留下了可学可鉴可思可敬的精神财富。
  (作者系德州董子研究院副院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行在实践中升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