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突出四种思维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滕海强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发展竞相奔涌、千帆竞发的关键之年,推进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意义非凡。禹城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以统筹思维抓工业,以战时思维促项目,以平台思维建园区,以生态思维强保障,引领经济快速回升,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突出统筹思维,谋工业强市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是立国之本。禹城立足工业经济发展,推动从高端制造业新城到先进制造业强市蝶变。
  一是统筹总量与结构。坚持总量结构两手抓,围绕产业倍增抓总量扩大,围绕产业转型抓结构提升。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度达87%,风电装备、功能糖、食品加工成为全国一线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经济规模提升、总量膨胀,带动产业集聚拓增、集群壮大。33家装备制造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0%,风电主轴国内市场占有率40%,大型冲压线国内市场占有率80%,功能糖国内市场占有率75%,风电装备、高端食品等百亿元级集群呼之欲出。
  二是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壮大两手抓,存量转型升级与增量提质扩面两手硬。以工业技改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化、高端化进军,与新技术、新模式对接,走出中端徘徊,迈向高端台阶,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今年上半年,推进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80个,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0%。同时,以科技创新扩增量,向科技要红利,向创新要效益,力促关键变量,培育发展增量。现代产业体系与国家级高新区同频共振,让原为承接者的县域平台变成策源地,德州高新区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9位、德州第一。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强强联手,让行业发展的优势变为位势,先后与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争创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禹王列入国家大豆技术创新中心,德州高新区“发明专利拥有量及增长率”山东第14、德州第一,成果转化能力居山东前20。
  三是统筹内功和外力。将锤炼内功作为吸引外力资源、抢抓战略机遇、力促借势发展的“取胜关键”,持续发力抓产业顶端,久久为功抓单项冠军,培育国家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鲁樱与鲁粮合作,豆沙馅料出口额全国最多;迈特力与济南二机床合作,产能提升248%;君君乳酪与法国贝勒合作,成为全球最大的贝勒单体工厂;海尔华北物流中心落户禹城,成为华北最大的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区;中铁三局、中铁建相继在禹城成立公司,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突出战时思维,务干事创业之实。禹城察形辨势、抢抓机遇,大干快上、攻坚克难,以战时思维谋项目,以战时作风促项目,以战时态度抓项目,以高质量项目的步步推进,赢得高质量发展的节节胜利。
  一是以战略眼光引项目。用好区位优越、战略叠加的条件,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招引项目、培育增量,在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中与潮共舞、借势跃升,把战略导向作为激活优势、凝聚胜势的成功秘诀。北接京津冀,抢抓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转移等机遇,把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对接重点,率先成立驻京科技人才联络处,招引全国优质的科创资源、前沿的高端项目、顶尖的技术人才;南融省会经济圈,乘济南大西环、大北环过境之势,在省会经济圈核心圈层中“进群落座”。今年上半年,新开工京津冀项目14个,新开工省会经济圈项目22个。
  二是以战时姿态建项目。坚持项目为王、服务至上,从最初洽谈对接,到事中审核办理,再到后续建设保障,环环相扣、精简冗余,以战时姿态火速行动,探索项目建设最优解。洽谈对接优人一着,充分考虑外部企业投资布局、战略方向,立足产业优势、发展特长,实施精准对接、一线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项目落地概率。事项办理快人一步,发挥县域国家高新区办事流程短、执行效能高、上下“一盘棋”的优势,节省层层跑手续的繁琐流程,变“串联”审批为“并联”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平均减少50%以上,被企业家称为“禹快办”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带动项目提速,优伽倍食品项目仅用39天建成投产,二机床E车间100天完成建设。服务保障胜人一筹,以制度保障项目建设,创新实施项目经理制、产业链长制,一对一保障项目,一条龙贴心服务,打造务实高效的项目保障体系。今年上半年,禹城税收同比增长40%,德州高新区税收同比增长177%;完成项目投资127.92亿元,占全年计划的84%。
  突出平台思维,行全域发力之举。发挥县级国家高新区优势,打造“高新区+10个乡镇园区+7个专业园区”的全域园区体系,分别对接京津冀、省会经济圈、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多工作面作战、多平台发力,多赛道赛马,成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一方面,做强龙头促引领。用好德州高新区“国字号”招牌,擦亮鲁西北地区制造业地标,基础设施高质量配套,政务服务高标准支持,资源要素高水平保障,塑造落地高精尖项目的首位度、引进链主型企业的制高点,让山东首家设在县域的国家级高新区,继续在县域产业发展中打头阵、走在前。另一方面,培强“龙身”抓配套。10个乡镇园区与德州高新区功能互补,7个专业园区与德州高新区产业互通,重点瞄准德州高新区企业配套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培育发展1至2个特色产业,既让土地和厂房等项目批量扩大落地空间;又“一园一策”打造要素供给平台,避免下游项目挤占上游资源;还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突出生态思维,促经济运行之进。工业立市强市的发展基因,在禹城涵养出“育苗造林”的产业生态,产业集群与资源要素饱和衔接,产业体系与配套服务相得益彰,资金链、要素链、政策链、科技链与产业链紧密咬合,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热带雨林”。
  一是顶格手段抓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关于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集聚全域之力,助推高新区发展;聚焦党建引领,成立4条产业链党组织,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畜牧产业链党建案例被中宣部《党建》杂志推广;扩容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德州高新区核心区扩区,为培育千亿元级、百亿元级的完备产业集群提供广阔天地。
  二是硬核措施抓硬件设施。交通更便捷,发挥毗邻省会、南北贯通的区位优势,力促济南大西环快速通车、大北环明年竣工,全部建成后禹城高速口将达8个,全部镇街10分钟上高速。物流更完善,新建海尔日日顺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园项目,是华北最大的智慧物流园区。园区更智能,实现产业园区5G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程度。
  三是要紧态度抓要素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供给,推动项目早见实效。实施施女湖水源工程、李三尖水库扩容工程等,构建“多源保障、连通共享”的工业用水格局;直接融资规模长期保持德州首位;新增工业用地49宗,占德州三分之一。
  (作者系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突出四种思维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