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勾勾”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杨富元——
戏比天大 致力传承

杨富元(右)指导徒弟


杨富元的徒弟表演“一勾勾”


上台表演


给老伴儿拉胡琴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王立英刘鹏
  “一勾勾”是鲁西北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一样,能勾住听众的灵魂。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一勾勾”发源地之一的临邑县,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生致力于这一地方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被认定为“一勾勾”项目省级传承人,他就是杨富元。
  “打从第一次听,我就被它勾住了,一勾就是一辈子。”79岁的杨富元说。
一腔热爱,以真挚塑造角色
  1944年,杨富元出生于临邑县宿安乡,那时听戏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临邑县作为“一勾勾”的发源地之一,这一剧种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家愿意听、喜欢看,男女老少都能哼唱两句。
  杨富元从小深受影响,逢年过节,戏班来村里演出,他总是最早到的那个,听得如痴如醉,散场后也舍不得离去。“那时候就觉得唱戏真好,盼着哪一天自己也能站上舞台演一回。”他回忆。
  1959年8月,由相关部门批准备案,临邑县“一勾勾”剧团正式成立,并对外招收学员。15岁的杨富元立刻跑去报名,凭借着洪亮且极有辨识度的嗓音,成功入选。作为专业院团,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对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有着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唱念做打必须样样精通。学员们凌晨3点就要起床吊嗓子、练基本功。杨富元清楚地记得,他们的武功老师贺笑影要求特别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偷懒。“我年纪大身子硬,压腿时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得咬牙坚持。当时条件差,平时就吃地瓜、萝卜,因为练功消耗大,经常饿得头晕眼花。”杨富元说。
  付出总有收获。凭着一腔热爱,杨富元刻苦学习,专攻丑行,很快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别看年轻,他身上有戏,一上台观众立刻鸦雀无声。”当时的剧团团长张志杰这样评价。
  “一勾勾”的演唱颇有特色,讲究虚实结合、真假音转换,有一种夸张的动态美。这正是杨富元的拿手好戏。《锦缎记》中人物张华的一段唱腔,将“一勾勾”的演唱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大批观众的喜爱。
  他还擅长反面人物的塑造。在现代戏《沙家浜》《白毛女》等剧目中饰演的反派角色入木三分,台下观众常常会沉浸于剧情中义愤填膺,由于他在家排行老四,因此人送“四孬”的绰号。有一次,他跟着剧团到家乡演出,当时演的正是《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一角,看到激动处,台下甚至有观众破口大骂。人群中杨富元的母亲心疼儿子,演出结束后非要拉着他回家,坚持不让他再演。杨富元却笑着说:“娘,人家骂我才证明我演得好。”
以团为家,巡演走遍全省
  上世纪60年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得到了空前发展。他们广泛吸纳人才,排演了20余部新剧目,自编自演的剧目《红梅》代表德州地区参加了山东省地方戏曲汇演。
  剧团外出巡演不但走遍了省内的各个地市,还到过河北的沧州、衡水等地,每到一处都大受欢迎。“1965年我们到潍坊演出时,本来计划演2场,结果演完第一场后观众强烈要求加演,最后演了7场,场场爆满。”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杨富元非常自豪。
  随着剧团的红火,已经成为业务主任的杨富元也过起了以团为家的生活,不但要指导演员排练,外出巡演也由他带队。当年到各乡镇演出,都是靠人拉车,一走就是一周。道具、服装、做饭用的锅碗瓢盆等都得带全,一装就是五六辆木板车。一辆车上的物品最重能达到500多公斤,需3个人同时拉,走过最远的路程约50公里,走了近一天的时间。
  观众们只看到了台前杨富元的风光无限,只有妻子陈桂荣真正了解他幕后的付出。为了在新剧《白求恩》中塑造好这名加拿大医生,杨富元专门跑去县医院体验生活。猪八戒是“一勾勾”剧目中重要的丑角,杨富元演出时需要带着用棉花缝制的假肚子,夏天顶着高温一天演3场,肚子上的痱子起了一层又一层。一次外出演出时,他不慎伤到了腰部,走路都困难。为了不影响演出,他把厚实的布料裁剪成长条,紧紧固定住腰部,硬撑着上了台。演出结束后,脸上疼得早已没了血色,身体也从此落下了病根。“在他心里戏比天大,观众最重要。那些年虽然苦虽然忙,但他心里是真正快乐的。”陈桂荣说。
  然而这份忙碌并没有持续太久。1971年,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解散,为了谋生,杨富元进入工厂工作,将那份热爱藏进了心底。
潜心守护,让“一勾勾”在传承中焕发光彩
  2006年,“一勾勾”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冷落了30余年的地方传统戏剧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彼时退休在家的杨富元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经常与剧团的老演员们聚在一起唱唱选段、拉拉胡琴,还不时参与一些业余文艺活动,结识了一批“一勾勾”爱好者,更有人上门拜师学艺。
  “一勾勾”的传统剧目有70余个,一直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文字记载的资料少之又少。时隔多年,即便是如杨富元一般科班出身的演员,也无法完整地演唱这些剧目,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近年来,德州市县两级大力支持“一勾勾”的传承和发展,在临邑县先后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一勾勾”戏曲联谊会,组织包括杨富元在内的老艺人进行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我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一点一点地回忆原来的唱法。徒弟们拿着录音机、摄像机在一旁记录,回去后再整理成曲谱,慢慢研究。”杨富元介绍,他们先后复排了《王小赶脚》《墙头记》《姊妹易嫁》等传统剧目并进行演出,其中《王小赶脚》还获得了山东省农民文化节德州赛区银奖。
  年龄越来越大了,杨富元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四处奔走。他的徒弟们便接过他的衣钵,将“一勾勾”带进校园、送进社区,走上省、市级文艺演出的舞台。每当排了新戏,徒弟们总会第一时间录好音频让杨富元提意见;每当演出取得好成绩,杨富元也会第一时间收到徒弟们的喜报。
  如今,杨富元的爱徒祁新军开始收徒,把丑行的表演艺术传给了徐振青、盛春明等人,示范演唱,练习身段,一招一式,倾囊相授。就在不久前,他们创排的现代小戏《为民》获全市小戏小剧大擂台比赛二等奖。“正是因为有着像杨富元老师一样的老一辈艺人,‘一勾勾’才能有今天的成绩。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把师父的精神传承下去,把这一剧种传承下去。”祁新军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戏比天大 致力传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