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构建全环境育人“阅读场” 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于莉
  日前,在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中小学书香校园评选活动中,德州市实验小学获评山东省首届书香校园。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书香校园”,推进全民阅读,青少年是重中之重。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教育即阅读,阅读即育人”的理念,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依托,构建起全员、全程、全环境育人的“阅读场”,联动家校社同频共振打造有生命质感的书香校园。
  构建全员育人的“阅读场”,引领教师生命自觉成长。干部领读,以读促思涵养专业底气。养专业底气,做纾困解难的谋将。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两周一次“干部读书学习分享会”,每月一期“青年教师围读会”。阅读,让我们通达教育本真;分享,让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思考,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
  教师共读,以阅读之道守教育初心。育人者首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人格素养和文化素养,才能具备强大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有资本有能力教好学生。每年一次“实小读书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26届,通过“精品共读、清单选读、讲坛听读、读书分享”等系列阅读课程,促进教师持续阅读,让教师成长踏上快车道。
  家长伴读,从容优雅陪伴孩子成长。“周三家校有约”“幸福家庭读书会”“父母成长营”活动开展以来,参与人次近万人。家长越来越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体会到亲子共读是最好的陪伴。父母收获的是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独特体验,孩子收获的是父母在心中种下的一颗喜爱阅读的种子。孩子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形成自驱力,自发喜欢上阅读这件事,逐渐形成阅读的好习惯。
  学生爱读,让阅读启蒙心智奠基人生。人手一册的《诗文素养》在阅读经典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手一本《阅读存折》为孩子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在这样一个具备持久吸引力的生态“阅读场”里,师生浸润书香,去品味本就属于学习的那份纯粹与快乐。
  构建全环境育人的“阅读场”,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立足学校主阵地,培育书香班级,让阅读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一是立足语文课堂,充分发掘教材资源;二是有序推进主题阅读,通过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多种课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三是丰富读书活动载体,激发读书热情。通过《长满书的园子》等阅读平台推进阅读,通过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促进持续阅读。
  强化家庭第一课堂,打造书香家庭,让书香滋养社会最美的细胞。读书能够修养身心、培育品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书香家庭氛围对家庭美德的培养产生重要作用,对提高公民素质、塑造人文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山东省国学小名士帖圣杰、李在辰、董云山;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白梓霖、德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倪佳蔚等一批书香家庭的代言人。
  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推进社区阅读,让书香润泽千家万户。走进校园,班级的诚信书架、阅览室里的森林故事屋、走廊中的智慧书柜,让好书唾手可得。走出校园,师长陪伴孩子们走进社区明德书屋、新华书店,让阅读成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节假日,学校倡导的“家庭读书分享会”“跟着书本去旅行”“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的N件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阅读延伸活动让书香走进千家万户。
  凝聚家校社力量,深化全民阅读,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幸福家庭读书会”“周末泡书吧”等读书活动引起广大家长的共识,阅读不仅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能量场,同时凝聚了家校之间全员育人的合力,提升了学校全环境育人工作的内涵,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校首批全环境育人示范学校,书香校园创建案例获评国家一等奖。
  本着让学校有书院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家庭有书香气的宗旨,德州市实验小学将阅读工程向纵深推进,积极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撬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教师影响学生和家长,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阅读场”,营造全环境育人新生态。
  (作者系德州市实验小学校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构建全环境育人“阅读场” 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