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之“德”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德州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从禹疏九河走来,黄河大运河为城市带来繁荣和富裕,农耕文明、工商文明交融塑造了城市文脉。德州之“德”,是城市之“德”,记录了城市的沧桑沉浮和田园胡同的市井百态,是扎根在此处的美好生活。德州之“德”,是文化之“德”,是历史沉淀下的文化底蕴,承载着鲜明的文化特质与精神标识。新时代,新机遇,新作为,需要我们更好地感悟德州之“德”。
  从大禹治水精神中感悟德州之“德”。公而忘私、民为邦本、科学创新、严明法度、尊重自然、艰苦奋斗、以身为度等构成了大禹治水精神的内涵,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和象征。
  茫茫禹迹,遍布神州,大禹治水时代,就是龙山文化时代,德州文明的滥觞。2023年7月份,在禹城召开的大禹文化研究座谈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的专家一致认可“德州是大禹导河入海、大功告成的地方”,明确了德州的禹迹地位。相传大禹治水来到禹城,在具丘部落筑土丘察看水情,定九河流向,留下禹王亭、禹息故城、大禹酒后疏仪狄、一箭定海疆等遗迹及历史传说。大禹疏导的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九条河流,至今仍有徒骇、马颊、钩盘、鬲津在德州境内。
  大禹治水不单纯是水利活动,更重要的是政治和经济活动。大禹治水之前,黄河流经德州,没有固定的河道,泛滥成灾,导致原始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大禹治水为农耕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财富出现剩余,阶级开始出现,并促成了第一个阶级国家夏的诞生。德州最早的历史记录也出现在此时。清光绪《德州乡土志》载:“夏封有鬲氏国,此鬲国之始”,隶属九州中的兖州。有鬲氏,相传是皋陶之后,历经唐虞夏,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一职,以公平正直闻名。有鬲氏辅佐大禹治水,辅佐大禹建立夏朝。立国后,鬲国人积极开展了兴农、纺织、制造、渔猎、牧养等生产,发展成一个先进的部族。在少康复国之战中,有鬲氏在伯靡的统率下,消灭了韩浞,中兴夏朝。在夏王朝走向没落的时候,有鬲氏以维系天下和平为职责,在商汤灭夏桀的战争中,再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农耕文化中感悟德州之“德”。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先民邻水设城,依水而居,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德州经济可以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发展,“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特质也按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形式被创造和传承。
  从“夏封有鬲氏国”开始,德州社会逐渐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以水之仁德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及沉静平和的精神世界。人们追求伦理道德和内心的安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讲学,筑读书台,“天人三策”奠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源于德州的桃园结义、四女孝亲等故事流芳百世;颜真卿在德州阻击安禄山叛军,忠义担当,留下千古名篇《祭侄文稿》。更多传统的德州人则“士务功名,多阔达而足智;人务农桑,恒朴约而近啬”(明万历《德州志》)。广袤的鲁北大平原,既无山丘突起,又无陵岗盘踞,极目四望,长天与地平线相接,从古至今,不仅提供了丰饶的物产,更寄托了诗酒田园的乡愁记忆。最喜人间烟火气,且以凡心度流年,只要来到这“一马平川”,都可以领略“千里快哉风”的酣畅,获得返璞归真的心灵慰藉。
  随着黄河改道及经济发展,“自鬲县至德州,八易其名”“自秦至明,六移其地”(清康熙《德州志》),成就重要地理位置。仁德厚重的齐鲁文化、慷慨侠义的燕赵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秦代东方驰道过平原津,直通齐郡临淄。秦始皇东巡、韩信袭齐、项羽反秦、汉章帝刘炟北巡均在平原津渡黄河。但也由于这个原因,德州饱受战争摧残。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自隋大业七年(611年)到1949年,德州境内大小战斗千余次。遭受战争反复践踏的德州,赤地千里,原住民减少,人口五方杂居,民风多样。德州大地上无处不在的“海子”,名称就是来自蒙语。德州人以面食为主,面条与饺子和喜庆聚散有关系,与山陕习俗一样。而德州的很多节令习俗又与河北、河南、京津的农村类似。《德州乡土志》记载:“德州故无巨族大姓,若所谓诗书绵长堪为旺族者,军籍为多。”单从数字上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德州历代进士310名,隋唐五代及宋元时期,仅仅占了20名,其余均为明清产生。
  从运河文化中感悟德州之“德”。“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大运河穿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文化以黄河文明为中心,融汇东南文化、江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滋养了德州融南汇北的工商基因。
  德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曾说:大运河是中国的一条龙脉,而德州是龙脉的七寸。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自西晋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出现,却面临军政中心与经济重心在地理上两相分离的被动局面。为解决这个问题,隋朝先后开通了五条运河:广通渠、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后四条从南至北连接起来,就是隋运河。德州段运河为永济渠的一段,《隋书》记载: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运河的开通,保障了江淮地区漕粮赋税顺利运往洛阳和长安,保障了三征高丽的物资输运,更为德州带来据漕运之利而兴的历史机遇。
  唐朝在德州境内新开马颊河,疏通漕运,安史之乱时,德州段运河成为沟通朝廷与河北诸藩唯一的物资、信息交流纽带,而此时的德州,已经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城镇。明代设卫筑城、因城兴市,“樯帆如林、货物山积”,德州由军事重镇逐步发展为商贸中心,与淮安、徐州、临清成为“运河四大皇家粮仓”,进入全国33个重要商贸城市之一。清代德州一度成为“燕齐都会”,康熙、乾隆曾多次驻跸德州,当地特产美食也沿运河传遍大江南北。近代德州也因运河成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端地,清末设立了北洋机器制造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建立了建华工厂、卫运河船舶修造厂,使德州成为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城市。
  大运河更赋予德州关心政治、关注世界、开放包容的气质。明永乐十五年(1417),菲律宾群岛的苏禄国东王、西王、峒王经运河抵达京城,返回途中东王病逝,长眠于德州,其后裔因守陵而永居德州,至今已繁衍22代,苏禄王墓成为我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并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成为“海丝文化”与“运河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今天的德州,作为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支点城市,已与47个国外城市建立友城关系,续写着融入“一带一路”的新篇章。清《山东通志·卷之二十三·风俗》中评价德州“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1936年的《德县志》记载,明清两朝以来,德州共考取举人466人,进士126人。这其中,更是出现了一门八进士的卢家、一门六进士的田家等仕宦家族。
  可以说,如果没有大运河,每年400余万石的漕粮不可能经过德州转运北上;没有大运河,徽班进京、举子南下带来的多元文化风情就不可能在德州融合;没有大运河,德州只能是大禹治水下的九河之地,延续的只能是黄河冲积平原上的万千农耕文化块垒之一,而不可能成为世人向往的“燕齐之都”。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大运河,可能连德州老城的诞生都是一个未知数。
  从红色文化中感悟德州之“德”。德州是建立中共党组织较早的地方。这里诞生了抗日武装——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萧华等16位开国将军曾在这里战斗过。2023年7月12日,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专题研讨活动举办,进一步擦亮“冀鲁边区”红色名片。1945年岁末的津浦铁路“禹城大战”,日军1300多人被全歼,是抗战以来渤海部队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受到了省军区的嘉奖。
  解放战争初期,德州籍8000子弟兵兵出渤海湾,浴血大西北,转战戈壁滩,是唯一一支从祖国版图最东端打到最西头的部队,随后在新疆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家国情怀和“敢扛、死扛、硬扛”的斗争精神,成为这方热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德州之“德”内涵不断丰富,特色逐步彰显,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感悟德州之“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之“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