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想外出的大学生没走 出去旅游的大学生回来了
平原“00 后”的抗震救灾
  

□本报记者 王志强 郭庆萍 孙耕
  8月5日1点,高振东飞抵大连。8月4日,刚刚结束了在共青团平原县委一个月的实习,他计划在大连游玩5天。
  家住平原县龙门街道的他,今年19岁,就读于青岛滨海学院,暑假过后读大二。
  一天之后,他就变卦了。
  8月6日2点33分,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他坐立不安,决定赶快回到平原。
  8月6日3点买机票,当天早上7点就回到了平原,向实习单位共青团平原县委报到,主动要求参加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是最需要了解掌握的,这些信息都需要排查、统计。
  高振东参与到对人员和建筑摸排的工作中,负责情况统计。
  高振东是急着往回赶,而在平原县军仓新村进行暑期实践的大学生田嘉琪,则放弃了外出的计划,参与到抗震救灾中。
  田嘉琪是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学生,结束暑期实践的她,原计划8月6日一早到北京旅游,但当天凌晨平原发生地震,她选择留在村中,协助村干部统计信息、分发物资。
  “想出去旅游的大学生没走,出去旅游的大学生回来了。灾情面前显担当,这帮‘00后’的孩子,长大了,有情怀、能扛事,让我很感动。”共青团平原县委副书记冯圆圆表示。
  让她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
  ——地震发生后,共青团平原县委发出倡议,350余名返乡参与“青鸟计划”的大学生、社区(村)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第一时间响应,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参与到物资搬运、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入户排查灾情等志愿服务中,在抗震救灾一线凝聚起青春力量。
  ——外地来平原研修的大学生也主动加入进来。地震发生后,来自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的13名大学生变身志愿者,参与到摸排受灾情况、整理档案等工作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00 后”的抗震救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