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法院立足沿黄实际,创新工作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立黄河生态城法庭——
司法护佑母亲河安澜

法官向青少年进行法治宣传


与各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本报记者董建新 本报通讯员 祥郎春祥
  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宁,天下平。
  在齐河,黄河穿行马集、赵官、胡官屯、焦庙、祝阿等5个乡镇、52个行政村,蜿蜒行进63.4公里。
  “喝着黄河水,难忘黄河情。”这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的生活写照。作为我市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担负着重大的工作任务。
  怎样以司法服务保障辖区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2022年10月,全省首个带独立编制的环资专业法庭——齐河县法院黄河生态城法庭应运而生。以法庭为核心,该院充分发挥专业审判、巡回审判两翼力量,不断加大审判执行工作力度,以生动的司法实践守护黄河的秀美和安澜。
“三合一”专业化审判团队
  环资案件提质效
  机器轰鸣,车辆如梭。黄河国际生态城企业孵化园区内一派蒸蒸日上的生产景象,支撑着齐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河生态城法庭就坐落在孵化园区内,距离黄河岸边仅1.5公里。
  “法庭立项之初,主要着眼于就近监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审判、形成震慑。”齐河县法院院长张磊介绍,“法庭面积约3400平方米,投入资金1000万元,配齐配全互联网法庭、集约送达中心等硬件设施,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唯一、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业法庭。”
  针对涉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法庭建立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合一”专业化审判团队,开启环境资源全方位保护新模式,推进专业化审理。
  4月4日,全市首例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系列案在黄河生态城法庭开庭审理。经查,自2018年以来,被告人李某波、高某宝等人在无相关资质情况下,在多家汽修厂非法购进废机油运输至民居内储存,然后对外加价销售谋取利润,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机油溢出、渗漏并造成环境污染。
  该案适用“1名审判长+2名审判员+4名人民陪审员”组成七人制合议庭依法审理,以污染环境罪追究李某波刑事责任,同时对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进行调解,李某波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并愿意支付生态修复费用。法庭启用以来,已受理各类环境资源类案件70件,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严厉打击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犯罪,让法律条文成为生动的司法实践。
  张某违反合同约定在黄河大堤违法种植经济作物,被起诉至法院。为了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法官在焦庙镇谯庄黄河险工广场设立巡回法庭,发动附近百余名村民参加旁听,取得良好效果。
  坚持“问题出现在哪里,法庭就设在哪里”,针对案件多发易发情况,创新“就地审理+法治宣传”工作模式,深入乡镇设立巡回法庭,就地办案、以案释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片”的效果。
加强多元共治 握指成拳护安澜
  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早在去年6月,齐河县黄河河务局、齐河县法院、齐河县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就签署了《服务保障黄河流域(齐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作意见》“四方”协议,进一步畅通在执法、司法工作中的衔接,常态化开展巡河巡堤,实地查看河道清理、禁渔禁猎、湿地保护等情况。“保护母亲河不能单打独斗、各管一段。”这是齐河县法院干警从司法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结论。
  不久前,黄河生态城法庭庭长李思强遇到一件“棘手事”。胡官屯镇某村委会曾与一家园林公司签署土地承包合同,约定部分土地由公司承包,用于绿化苗木园艺开发。然而,直到今年2月,公司仅支付10万元,剩余30余万元始终未履行,村委会于是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收回承包土地并要求赔偿。
  案情并不复杂,但李思强调查后得知,园林公司在该土地经营十余年,投入巨额资金。园林项目收益周期较长,后受多因素影响导致经营不善,若贸然执行,公司将濒临破产,几十名员工面临失业。
  怎么办?李思强想到了齐河县人大常委会与齐河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共同打造的司法服务“1+3”联动机制,并联系到县人大代表付思荣参与案件调解。原来,付思荣曾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熟悉农村工作、善做调解工作,是当地“名人”。承办案件后,付思荣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长谈,了解诉求。同时,付思荣督促园林公司积极筹措资金,先行支付部分租金。最终,该案以双方和解方式结案,维护了村民合法权益,又保证了园林公司正常经营。
  工作中,齐河县法院全力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在黄河生态城法庭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轮值日”,邀请人大代表通过担任调解员、特邀监督员、旁听庭审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融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办理各流程。以人大监督和能动司法小切口,做实做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拓展“三位一体”充分延伸法庭职能
  “经过近一年努力,辖区内黄河沿线群众守法意识大大提高,案件总量下降。未来,我们将通过司法审判和普法宣传,守护好来之不易的成果,向企业和群众持续宣传‘预防为先’的环保理念。”张磊说。
  以黄河生态城法庭为依托,齐河县法院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司法修复、专业审判人才培养实践、黄河文化法治宣教3处基地,拓展“三位一体”,充分延伸法庭职能,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保障力度。
  以专业审判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为例,齐河县法院先后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法学院建立高校专业优秀大学生就业和实践培养机制,与山东政法学院共建“黄河案例研究基地”,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家智库,充分发挥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技术调查官作用,促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学术资源与司法资源的整合融合、相互转化。在近期一次巡河中,工作人员发现部分损害黄河大堤现象,在将问题呈送专家辅助人、山东政法学院案例研究院院长徐贵一后,他从行政及民事角度对现象进行解读,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目前此现象已全部处理完毕。
  同时,建立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为一体的环境修复责任制度,坚持“惩戒、教育、修复”原则,综合运用司法建议、“生态修复令”“替代性修复”等司法措施,开展实地调研,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守好生态安全底线。
  以守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齐河县法院各项工作得到迅猛发展,在全市审判执行质效综合考核成绩和县市区法院工作考评综合得分中,该院连续两年排名全市首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司法护佑母亲河安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