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大学期间易面临多方压力,专家建议——
做到三点增强抗压能力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刘桂圣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取谐音“我爱我”,旨在提醒大学生关爱自我心理成长,促进自我身心健康。
  然而,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这个阶段既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可能会面临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5月23日,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记者采访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师王立强,听听他教大学生如何正确“爱自己”。
易出现适应性差、交往不融洽等问题
  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认识能力发展显著,开始思考人生与理想;在探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孤独感和迷茫感;大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对周围人的评价偏敏感,情绪容易波动;在恋爱问题上因为没有经验,容易受挫。
  据王立强介绍,进入大学后,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通常有以下表现:适应性差的问题,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人际交往不融洽的问题,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再加上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导致交际心理障碍;情绪问题,由于过分紧张,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升学、就业压力成引发心理问题的主因
  大四学生小林前段时间考研失利,最近又在找工作。但因为平时不善言谈,再加上遇事容易紧张,导致找工作四处碰壁。小林从小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父母对她的宠爱比较多,近期一连串的失利让她变得比较暴躁,经常乱发脾气,甚至还出现了失眠的症状。父母怀疑她的情绪出现了问题,便带她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小林是因为就业压力造成的情绪焦虑。”王立强说,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并非个例。
  王立强接诊时发现,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不良的亲子关系、无法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学业压力大等。其中,就业焦虑和升学压力是首要原因。王立强分析说,大一学生的压力更多来自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大二阶段,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大三大四的时候,受就业压力困扰的比例较高。他提醒,大学生可提早制定出清晰的未来规划,明确自身价值的实现路径,有效减轻在面临升学、就业选择时的焦虑情绪。
学会倾诉 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由于大学生群体特殊的心理特点,王立强认为,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在心理上需要增强自我的抗压能力。首先要学会释放压力,但应选择健康的方式,看喜剧电影、听轻音乐、读自己喜欢的书等,也可以选择多与家人、朋友沟通。第二,换个眼光看待压力,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面对压力,可以将其视为挑战、机会,正视其正面价值,而不是将压力当成威胁。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充足睡眠、规律饮食、适当运动。
  而对于高校本身乃至社会,王立强建议,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这一点上,这几年很多学校都是越来越重视的,很多学校都增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且还配备了心理老师。近几年,一些学校也会邀请我们对学生开展讲座,科普心理知识。”他还强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需要家庭的参与支持,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多了解孩子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适时地给予他们必要的家庭心理支持。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到三点增强抗压能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