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A2版)
  

(上接A2版)不断加大技能人才的梯次培养,将“德州工匠”由每2年评选30名,扩大到每年评选50名左右,每人一次性资助1万元。正是一项项利好政策的出台,让一个个劳模工匠典型涌现。目前,全市共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1名、“齐鲁大工匠”3名、“齐鲁工匠”13名,选树“德州大工匠”8名、“德州工匠”218名,示范带动各级各行业选树工匠人才2900余名。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劳模美、劳动美、工匠美”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2019年以来,成立劳模工匠宣讲报告团,开展劳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宣讲活动,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顺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职工的语言、艺术化形式,构建网络传播平台,扩大劳模影响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劳模出圈出彩
  把匠心像一粒粒种子般植入职工队伍,让“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蔚然成风,我市扭住了职工技能大赛这个“牛鼻子”。近年来,市总工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部署,加大工匠人才培育,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着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攻坚克难、又红又专的高技能职工队伍。
  从籍籍无名的小工,到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农业行业(农机修理工)全省第一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劳动模范王小明坦言,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全市职工技能大赛的磨砺。“技能大赛给我们普通职工提供了最好的展示舞台,让我们有机会跟高手过招,不断提升自身技能。”
  德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首届“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几年间,我市连续组织8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每届设置市级一类竞赛20项,市级二类竞赛不少于30项。大赛从最初的传统制造业延伸到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形成了“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大赛长效机制,带动万名职工学技术、练技能、作贡献。除此之外,全市还开展各类技能竞赛3290场次,参赛职工达51万人次,选树市级技能标兵728人,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标兵)592人,选树县市区和产业工匠285名。
  让劳模精神落地生根,重中之重是培育好创新的土壤,搭建好立足的基石。为更好地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交流、技能传承、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军作用,市总工会早在2015年就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以劳模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2022年,我市依据市委人才办出台的《德州市工匠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每年遴选认定德州市工匠工作室不超过10家,每家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资金5万元。目前,我市共命名市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8家,德州市工匠工作室10家,推荐命名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2家。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创新工作室完成创新项目千余项,获国家专利526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7.4亿元。
落实关怀机制激发劳模热情
  “感谢总工会对我们劳模的关心,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全国劳模宋磊是临邑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56岁的他身患尿毒症,却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依然奔走在乡村建设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劳模无比伟大,劳模也需要关怀。市总工会每年为市级及以上困难劳模申报困难帮扶资金,给予暖心慰藉,不断提升劳模管理服务工作实效。高度重视劳模困难帮扶工作,落实好各级劳模专项补助资金使用和生活困难补助工作,将各项劳模待遇政策落到实处,重点做好职工老劳模、农村老劳模帮扶工作,切实解决好劳模困难问题。2019年以来,市总工会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劳模专项资金471.9万元,广泛开展困难劳模帮扶、慰问送温暖、健康体检等,实现劳模关爱常态化。对400名困难劳模给予344.5万元补助,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
  当前,我市出台了劳模工匠关怀及创新激励政策,做到让劳模、工匠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有地位、工作上有保障、生活上有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好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在优化服务上做实事、出实效。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秀彦说,关心劳模、爱护劳模、帮助劳模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德州工会组织的本职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融入大局,引领全市广大劳动者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不懈奋斗。”朱秀彦表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A2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弘扬劳模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