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三水共治” 激活河湖生机

冀鲁边湿地公园。记者 董天力 摄


  

□本报记者 董天力 本报通讯员 焦群超
  4月19日,春意盎然的乐陵市冀鲁边湿地公园,吸引了市民前来踏青游玩。朱集沟穿梭其中,与临近的万亩枣林交相呼应,交织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
  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条长9.8公里的朱集沟还是一条“臭水沟”。近年来,乐陵市统筹资金近9000万元,投入对朱集沟的治理,沿河建成一连串的水景公园、湿地公园,打通周边水网,让水动起来、活起来。昔日“臭水沟”如今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朱集沟的嬗变,是乐陵市“三水共治”系统推进流域治理,让河湖焕发生机的生动写照。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局长张栋介绍,围绕破解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制约性难题,乐陵市以构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特征,实施河湖连通、消滞活水,雨污分流、清源洁水,污染治理、正本治水的“三水共治”模式,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全省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竞赛中,《山东乐陵“三水共治”铸新章》获评优秀案例。
协同推进
建立一体化治水机制
  以“河湖连通、活水循环”为抓手,乐陵市整合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城管执法等部门工作力量,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一体化推动工作落实,实现从“分治”到“共治”,形成全行业、全链条、全领域齐抓共管局面。
  张栋介绍,为压实治水责任,乐陵市政府统筹组织协调,督导各部门发挥优势,履行各自职能,全面推进综合治水;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对关键问题实施台账管理,保障工作进度。住建部门负责推进雨污分流、控源截污,清源洁水;水利部门负责实施河湖连通、引水循环,消滞活水;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正本治水……随着职责分工的厘清落实,给各涉水部门上紧了发条,压实了担子。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严格落实主要河流流经区域日常巡查机制,购进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及时掌握河流水质状况。
  “在重点废水排放企业的排污口,我们不仅安装了在线监测监控系统,还增设了视频监控系统,确保企业守法经营、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在主要河流断面,架设数字化监控系统,实现对3条主要跨境河流和4个河流监管断面全天候监控。”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副局长张志华说。
  依托智慧环保系统,乐陵分局可实时掌握河流水量、水体动向及各类突发性的第一手信息,有效保障了河流断面水质达标。
  为加强河道管护,乐陵市还建立起全覆盖、无死角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完善市月巡、乡周巡、村日巡、河长办一月一督查“三巡一督”河(湖)长制。建立水环境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公布水环境治理相关信息,促进工作层层落实。
系统治理
河湖恢复水清岸绿
  “前些年这条河因为缺水差点干了,水质也很差。后来市里把水系打通了,河道有了常流水,周围环境也愈发好了。”在盘河畔,市民孙莲平说。
  让水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这是流域治理的“终极目标”。
  张志华介绍,在流域治理过程中,乐陵市坚持问题导向,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治水方针,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及修复、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
  控源截污是流域治理的关键一环。乐陵市通过河道污染治理、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染监管强化等措施,实现水环境综合治理。
  “乐陵先后投资15.73亿元,对49条市政道路及47个老旧小区内部排水管网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对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升级,新建3座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对现有的排水管网进行疏通清淤,既提高了雨水可利用率,又减轻了污水处理厂末端治理压力。”张志华说。
  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和水系缺乏流动导致的水质难以保障的问题,乐陵市积极推进水生态系统治理修复,优化管控布局,通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河湖生态修复、水系连通、河湖保护管理等措施,实现水生态保护及修复。
  “仅在水系贯通工程上,就投资4000多万元,把马颊河、跃马河、马家沟三大绕城水系全部打通,构建了南部生态区内循环、城区中循环、环城大循环三套水循环系统,‘清水润城’从口号变为现实。”张志华说。
  有了水,城市就有了灵性。
  为用好、放大水资源优势,乐陵市积极开展生态湿地修复,沿水系先后建设城市公园12处、湿地3处、湿地公园5处、枣林花海120亩,打造了水体洁净、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水系景观。
  为满足河道生态用水需求,乐陵市将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后用于生态补水、城市绿化、道路喷洒等,推动中水再生循环利用,增强非常规水源收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投资7000万元,实施跃马干渠及枣林湿地工程、盘河湿地工程,实现对乐陵市城区2座污水处理厂每天6万吨的尾水生态净化及生态回用,为河道提供了生态基流,推动河道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生态改善
厚植绿色高质量发展动能
  通过实施“三水共治”模式,乐陵市有力促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变自然劣势为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做活了水文章、优化了水生态。
  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流域科科长殷宗辉介绍,“三水共治”下,水环境管控单元细化到了乡镇,有力提升了源头治理效果,对截留面源污染、削减入河污染负荷、促进指标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辖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目前,乐陵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标,每年可实现COD削减220余吨、氨氮削减40余吨,提升了河道自净能力,改善了流域环境质量,通过“三水共治”,也极大缓解了水资源匮乏现状。“污水处理厂尾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生态再生循环利用和‘清水润城’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年可补充地下水约11万立方米,实现压采能力200万立方米,城区河网总蓄水能力达到360万立方米,扩容300余万立方米,有效补给地下水,促进地下水生态环境恢复,破解了辖区水资源短缺难题。”殷宗辉说。
  围绕“三水共治”模式,乐陵市还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科学化治水理念不再局限部门独立开展工作,一改以往的见水治水的做法,而是从抓源头、控中端、管末端全线出击,各项措施应用于水污染防治的各个阶段,有力提升了生态环境管理效能。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好“钱景”。当前,乐陵市正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试点,围绕生态产业化、粪污资源化、产业生态化,统筹“水林田湖湿”生态要素,策划实施千红湖水环境治理及湿地公园建设等13项工程,拓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水共治” 激活河湖生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民生 】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