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那时苜蓿
  

□李宽云
  提到苜蓿,人们首先会想到苜蓿芽。从过去到现在,苜蓿芽一直是人们爱吃的东西。一一
  过去爱吃苜蓿芽,主要是因为生活困难。常言道:好过的年难过的春。赶上青黄不接,粮食不够吃,就吃野菜,而野菜当中,最好吃的就是苜蓿芽了。最省事的吃法是凉拌,也可以熬菜粥,最常见的是掺着棒子面蒸窝窝头和“拿够”。后者类似于手抓饭,菜多面少很松散,这个叫法大概就是用手拿才能够吃到嘴里的意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预防天花,小孩子都要在胳膊上“种花”,然后吃点鱼肉之类的“发物”,但不能多吃。其实,那个时代比较清贫,孩子又多,别说多吃,少吃也吃不起,于是就吃苜蓿芽。据老人说:苜蓿含油,正好发花而又发不过。这个说法科不科学不知道,反正苜蓿芽比起其他野菜就是香,而且“种花”又常选在苜蓿长芽的春季,就机缘巧合了罢。二二
  现在的人们爱吃苜蓿芽,主要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想拿野菜当个调剂。不承想,这苜蓿的营养价值还真挺高,据说维生素非常丰富,其中维生素K的含量连蔬菜都没法比,还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在人人注重健康的年月,吃苜蓿芽不减营养还减肥,不仅防病还治病,那还有谁不喜欢呢。
  说起苜蓿的来历,是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的,本意是给牲畜当饲料,没想到先让人沾了光。反过来讲,连人都爱吃的东西,牲畜哪能不喜欢呢?牛马驴骡一吃一个肚儿圆,毛色格外鲜亮,不知道这能否印证“苜蓿含油”的说法。猪羊鸡鸭鹅也爱吃苜蓿,就是野生的小动物也喜欢它。因为苜蓿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苜蓿地多年不需要耕种,环境安定,所以就成了蛇、獾、黄鼬、狐狸的安乐窝,尤其是野兔,趴在洞里,都能吃到嘴边的美餐,连“不吃窝边草”的祖训都不用顾忌,那叫一个悠然自得。
  苜蓿的另一大贡献是改良土壤。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黄河、运河经常开口子,过后造成土地盐碱,种庄稼连本儿都收不回来。这时候人们就在盐碱地里种苜蓿,不用浇水不用施肥,盐碱就是养料,只管一茬又一茬地收割苜蓿就行了;三四年后,盐碱地就变成了好地。这种天作之合,就像婚姻一样地和谐,就像鱼水一般地自然,真令人称奇。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农民们除了缺吃少穿就是缺柴火。秋收时节拾柴火最方便,放了秋假的中小学生,除了给生产队干活,就是被大人催着没完没了地拾柴火,那句“秋里哈哈腰,秋后转三遭”的谚语,不知被大人念叨了多少遍。事实也确实如此,秋后的村外,树叶都被捡得一片不剩;田野里残存的高粱楂、玉米楂也被人们刨得一干二净,放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一片。这个时候,唯一还能拾柴火的地方就是苜蓿地。苜蓿收割后会留下一些断枝残茎,拾不起来甚至看不到,但用一把弯曲如钩的新筢子,像拉网捕鱼一样拉上一遭,就能搂到一大把柴火,如此这般拉上20来遭,就能满筐。这是小朋友们最轻松惬意地拾柴火,玩儿一样就完成了。不过,那时候并不是每家都能买新筢子,那些只有磨没了钩的旧筢子或没筢子的人,就只能插别人歇着的空儿,赶紧搂上几筢子,才不至于空手而归。
  在大集体时期,村里的生产小队都有自己的苜蓿地,包产到户以后,村里还有一定数量的苜蓿地,主要目的都是饲养牲畜。三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向机械化发展,农村喂马养牛的户越来越少,苜蓿也趋于绝迹。正在这时,城乡居民的“野菜热”让苜蓿的命运峰回路转。看到商机的农民们利用地膜,有的在春天播种,夏天收获苜蓿芽;更多的是中秋播种,秋后先收获一茬,过了年开春再连续收割两茬,夏秋收获几茬苜蓿草,秋后再割一茬苜蓿芽。如此往复,待到三年左右苜蓿生了老根,影响了苜蓿芽的鲜嫩,就拔掉重播。时代、智慧与科技,让苜蓿鲤鱼跳龙门,身价倍增。这样,不仅农村保住了守候千年的宝贝,城里人也能时时吃到物美价廉的野菜,实在是皆大欢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那时苜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