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推行“智慧大脑+执法队伍一体化”模式——
乐陵:执法下沉隐患化解在基层

  本报讯(记者张志宁通讯员王延霞)日前,乐陵市云红街道安监办执法人员到辖区一食品加工企业隐患排查。发现企业消防设施配备不足且杂物乱放后,执法人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把隐患录入互联网执法系统。
  “以前没有处罚权,查出隐患后移交上级监管部门,由他们督导检查和处罚,大大延长了隐患存在时长。现在执法权限下放,提升了监管效率,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云红街道安监办主任孟庆华说。
  确实如孟庆华所说,因为基层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风险点面大量广等原因,基层历来是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与难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去年5月,乐陵市应急管理局创新实行“智慧大脑+执法队伍一体化”模式,为每个乡镇配备一名执法人员,并把执法人员和执法权限下沉到乡镇街道,让镇街安监办拥有处罚权限。同时,通过省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平台对乡镇执法情况实时跟踪、指导和服务,推动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让“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迈进。
  执法力量下沉,对执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乐陵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不断强化基层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及时跟进服务指导。通过省安全生产执法信息平台定期对乡镇(街道)执法信息录入情况进行网上监督,对执法文书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行政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同时,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执法案卷评审制度,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排查出安全隐患890条,并全部整改到位,有效解决了基层安全执法力量分散薄弱、监管缺位的问题,破解基层治理“看得见、管不了”的执法瓶颈。
  不仅如此,乐陵市应急管理局不断创新执法监管方式,积极推行“执法+专家”等工作模式,确保执法过程涵盖“执法告知、现场检查、交流反馈”3个重要环节;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相关法律法规答疑解惑贯穿整个执法全过程,并充分运用专家力量为企业提供安全咨询和整改指导。
  “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我们要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由整合到融合,全面提升基层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水平,真正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乐陵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潘国林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乐陵:执法下沉隐患化解在基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安全生产】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