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那些年的明信片
  

□戴连强
  新年将至,人们又不约而同地通过微信等聊天软件互致问候,有的发视频,有的发语音,还有手写码字等方式互相关心,交流抗疫体会,对来年充满希冀和祝福,何其方便快捷啊!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常用的明信片。据传,1865年10月的一天,有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精美的画,准备寄给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但到邮局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信封,正为难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的地址、姓名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果然,这没有信封的“画片”如同信函一样寄到了朋友手里。这样,世界上第一张自制的“明信片”就悄悄诞生了。我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正好赶上明信片风行之际。
  那是我踏进大学校门后迎来的第一个元旦。当时社会上流行互相寄赠明信片,校园也不例外。明信片的档次不同,价格不一,有的设计印制华丽就贵一些,有的比较简洁就便宜一些,每套明信片都有一个主题,要么是某地名胜古迹,要么是一组名川大山,要么是一组花卉,或者是一组动植物,有的还配上隽永的诗句,总之种类繁多,适应不同需求。我们纷纷购买,给精心培育我们的高中老师和考入各地的同学寄送明信片,表达感念和思念之情。内容有的写诸如“祝新年:前程似锦绣,更上一层楼”“新年愉快,万事如意”之类简单的几句话,有的则洋洋洒洒写满信笺。我们写好一张张明信片,投入邮筒,飞向不同的城市,仿佛放走一只只蝴蝶。与此同时,我们也天天期待着外地同学寄来的明信片,可谓望眼欲穿。正如诗人木心所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最近居家,在书橱一隅找出了一袋大学时代收到的明信片,数了一下,有近百张。看着那些暖心的文字,熟悉的字体,精美的画面,同学们的言谈举止仿佛近在眼前,有的端庄严肃,有的幽默风趣。我忍不住用手机拍下来,通过微信发给当年的同学,好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回复:“这些古董,你还留着啊!”我回复说:“30多年了,文物真迹。”还有的同学说:“这些年,你没有搬过家吗,何以保留得这么好?”我回复说:“搬过很多次家了,只是保留了应该保留的,抛弃了应该抛弃的。”赵同学则用五言四句概括道:“三十年陈酿,跨世纪珍馐。青春之刻画,人生之永恒。”久违的同学也借此话题彼此问候家人“阳”了没有,以及目前状况等等。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见过明信片,也不知道明信片为何物,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明信片见证了我们纯洁的友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那些年的明信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