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 束 永 不 熄 灭 的 灯 光
——沉痛悼念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


  

□史好泉

张全景同志简历

  张全景同志,汉族,山东省平原县三唐乡姚屯村人。1931年12月生,2022年11月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2月至1978年9月,先后任山东省德州地委组织部干部科干事、工业部干部科干事、工交审干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地委工业部干部科干事、副科长,聊城农机工作组组长,德州地委工业部干部科副科长、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平原县“四清”工作团政治部副主任,德州市委副书记。山东省德州地区革委会整党办公室主任,德州地区革委会政治部核心组副组长、副主任,山东省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核心组成员、党务组组长,山东省委组织部领导小组成员、三处处长。
  1978年9月至1991年2月,先后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1991年2月至2001年2月,先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部长,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1995年12月起,先后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第三届理事会会长,第四届、五届理事会顾问。
  2007年2月离休。
 
 11月8日傍晚,一位朋友从北京打来电话告诉我,张全景同志走了!惊闻这位如师如父的老领导离开了我们,顿时痛彻心扉,泪流满面,不由得想起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想起他在齐河县华店公社学大寨的日日夜夜,想起他那间小屋经常彻夜亮着的灯光。在那盏灯下,他度过了300多个夜晚;在那盏灯下,他孜孜不倦地读书看报,常常到深夜;在那盏灯下,他指导公社党委绘就了全公社的发展蓝图;在那盏灯下,他写出了很多篇调查报告,上报县委、学大寨工作团和省委;在那盏灯下,他批阅了很多群众来信,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疾苦。想起了华店人民对他的赞誉,想起了这些年学习他的党建著作,感觉就像一束灯光照在心头……
  我第一次见到张全景同志,是在1976年9月19日。
  1976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向齐河县派出了第三批农业学大寨工作团,时任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的张全景同志被安排到齐河县华店公社(现华店镇)任学大寨工作队的大队长。和他一起参加学大寨工作队的还有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建设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贫协6个部门的53名同志。张全景等5位同志住公社机关,指导各工作组的工作。其他同志分别进驻了韩庄、张博士、大马和社直等7个单位。
  9月19日,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华店公社。当年我23岁,是公社的通讯报道员(当时我的身份是民办教师),从那天开始,有幸和他朝夕相处了1年多。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处事方法,受益终生。他勤奋学习、积极工作的进取精神,敢讲实话、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严以律己、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全公社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
严格要求 一身正气
  张全景同志住在华店公社机关西院,当时工作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公社西院有两排平房,每排10间,每间房的面积是宽3米、长5米。张全景同志虽然是大队长(正处级干部),但他和其他几个同志一样,每人1间屋,工作和休息都在那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屋里只有1张宽1.2米、长2米的木床和1张宽0.6米、长1.2米的抽屉桌,两把椅子、1个洗脸盆、1个暖水瓶,他的铺盖等生活用品都是他自己从济南带来的。他进村骑的自行车,晚上也放在这间小屋里。他的每顿饭都是自己到食堂排队打饭,有时和公社干部、工作人员一起在公社院里的石头台子上吃饭,边吃饭边交流工作。我发现每天晚饭后,他都到食堂买1个馒头和1条豆腐皮,这是他熬夜后的加餐。我从来没有看到他喝过酒,也从来没听说他吃过小灶,每顿饭都是食堂做什么,他就吃什么,早餐是馒头咸菜,中午是1碗炖菜。每逢华店集,早饭花两毛二分钱买1只猪蹄,这就是最好的改善生活了。有一天,他感冒发烧,炊事员王师傅想给他单独做碗荷包蛋面,他坚决不同意,说:“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千万不能给我搞特殊。”那天晚饭,他只喝了1碗玉米粥。
  张全景同志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当时有一位公社党委委员,生活腐化堕落,克扣农民的救济粮款。他知道后,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清理,弄清事实后,让公社党委先召开全公社干部大会令其作检讨,退出贪污粮款,然后建议齐河县委对其进行处理。齐河县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公职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后被判处7年徒刑。全公社的干部群众拍手叫好,称他为“张青天”。有一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向张全景同志反映,有些公社干部到他村白吃白喝,并把每个干部的吃喝清单报给了学大寨工作队。他了解情况后非常生气,和学大寨工作队负责同志及公社党委商量后,在那个大队召开了全公社干部大会,公布了每个公社干部到村白吃白喝的情况,令其检讨,补交吃喝款,并举一反三,在全公社普遍开展清理吃喝款的工作,对有问题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建章立制,防止类似问题发生。这一举措,在全公社引起轰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我跟上宣传报道,华店经验曾在全国宣传推广。
热爱学习 勤奋工作
  张全景同志工作十分勤奋,除了开会,几乎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到各个大队找干部谈心,到田间地头向社员群众了解情况,还常到地里参加劳动。他一直坚持白天搞调查研究,利用晚上的时间整理材料,他每天阅读大量的报纸、文件和书籍,晚上12点以前没关过灯。每次开会他的讲话都有新意,深入浅出,头头是道,干部群众都愿意听,全场鸦雀无声,好多人在听他讲话时,该去厕所了也憋着不去,怕耽误了听他讲的每一句话。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给全公社干部做报告,引起了阵阵掌声和强烈的反响。
  张全景同志身材魁梧,非常气派,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非常平易近人,关心别人。当时我与他住在同一排房,他是从东头数第三间,我和王爱国同志住最西头的一间。有天晚上12点多了,我和王爱国在灯下写稿子,他突然推开我们的门,向我们招招手说:就咱们两间屋的灯光灭的最晚,你们别太辛苦了,早点休息吧。说完,他就关门退出去了。老领导自己加班熬夜,还这么关心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更加激起我们刻苦学习,积极工作的劲头。
  有一件事虽小,但让我至今难忘。有一天,我把报道学大寨工作队事迹的稿件送给他审阅,稿件里引用了当时很流行的一句话:“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有命要有用,拼命干革命。”我把“拼”写成了“拚”,他毫不客气的给我指了出来,还给我讲解这两个字的意思和不同用处。他严谨的学习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
  张全景同志经常在工作之余和人们聚在一起聊天,谈笑风生,很多人都乐意找他交谈、请教问题。他住的那间房子门口有棵大梧桐树,夏天晚饭后,他常招呼我和王爱国等几个年轻人去到树下聊天,他知道的事情真多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涉及内容很多。从和他聊天中受教育、长知识很多。有一次我大胆地问他:“张处长,您这么有学问,是什么大学毕业的?”他嘿嘿一笑说:“我哪上过大学啊,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大学。有一天和小伙伴们到地里拾柴禾,村里一个叫我叔的同龄人,鼓动我和他一起去考平原师范,我把盛柴禾的筐和镢头让小伙伴捎回家,我们俩就去考试,还真考上了,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他又说,一个人学历高固然好,但能否成才,主要是靠平时自学,知识是靠平时学习积累起来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在他的鼓励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进步很大,1977年度,我取得了全县投稿和被采用稿件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6月,我以全公社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民办教师转正考试,随即调入齐河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
  1990年夏季的一天晚上,我接到时任齐河县委副书记、县长宋继峰同志(后任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党的十七大代表)的电话,继峰同志对我说:“今天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全景同志来齐河县视察工作,吃饭期间他问我,当年我在华店公社学大寨时,有个小史,他现在干什么了?我告诉他,你现在是武城县委副书记。张书记听了很高兴,他说‘小史进步了,很好啊!’”继峰同志还介绍了张全景同志的很多优点,鼓励我好好向老领导学习,干好工作。放下继峰同志的电话,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身为省委重要领导的张全景同志,心里还记着13年前我这个20多岁的通讯报道员,心里对他敬重有加。
  从1999年张全景同志在中组部部长位置离任开始,我每年春节都去北京看望他,给家人拜年,直到2019年出现疫情。我每次去,他都非常热情,和蔼可亲,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春节前我去给他拜年,我给他带了几只德州扒鸡和武城煊饼,没等到吃饭时间,他就迫不及待地撕下一块煊饼放到嘴里,边嚼边说,还是小时候家乡的味道好啊。随后他又问起了当年学大寨时被树为典型的几个大队干部和华店的发展情况。众所周知,张全景同志在职期间,总结推出了“九间棚”、孔繁森、谷文昌等先进典型。其实,他在华店当学大寨工作队队长的时候就很注重抓典型,经常带着我一块深入群众中,召开座谈会,总结典型经验。先后推出了科学种田创高产的郭庄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天富、每年参加劳动320天的尹屯大队党支部书记高志胜、带病坚持工作的小朱大队党支部书记朱廷秀等先进典型。时隔近半个世纪,老领导还把他们放在心里,向我询问他们的情况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什么问题,多么令人敬佩啊。
  张全景同志酷爱读书,坚持自学,在全党和全国是出了名的。他从中组部部长位置退下来后,也没有休息,一直从事党建研究工作,又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看书、调研、写文章。这些年来,他出了很多书,写了大量文稿,据说他常常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在图书馆一待就是半天。后来他回德州做过两次报告,一次是2006年郭澄清作品研讨会,他把德州文化的灿烂历史和时代特点讲得系统全面,他的那次讲话就是一部厚重的德州文史资料。再一次是2011年夏季德州市委请他来为理论中心组学习做党建报告,80岁高龄的张全景同志一气讲了3个小时,非常精彩,博得了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实事求是 讲究实效
  学大寨期间,各地虚报产量、喊过头口号、定过高指标的风气非常严重,张全景同志对此很反感,并且大胆的抵制。他在全公社干部大会上说:“我们要靠苦干实干来切实提高粮食产量,打多少粮食就报多少,不能虚报。虚报浮夸不仅是一个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也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1976年底前后,上面继续推行“批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公社党委的领导同志请示张全景同志,我们怎么组织批邓?他说:“批邓是上边的事儿,我们不管。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发扬大寨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带领群众抓好农业生产,多打粮食,让群众吃饱肚子。”他教育公社干部一定要集中精力抓生产,把粮食产量搞上去才是真本事。那个时候,社员每年的口粮才150多公斤,根本不够吃,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群众吃饭就更加困难了。为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张全景同志借鉴外地经验,大力推广“九种伏收”玉米种植,即在3月上旬“九里天”播种玉米,7月上旬(初伏)就收获了,这样对解决人们粮食青黄不接问题起了大作用。为推广“九种伏收”玉米种植,张全景同志深入到各大队干部群众中间大力宣传,到田间地头为干部群众讲解、示范,当年推广种植的“九种伏收”玉米每亩增产200多公斤。他还协调省有关部门支持,从鲁南化工厂买来100吨化肥,分到各个大队,1977年全公社增产粮食300多万公斤,不仅满足了社员们的口粮,还向国家贡献21万公斤,一跃成为齐河县的高产单位。
  张全景同志在齐河工作期间,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工作有思路、有办法,善于抓重点、抓长远、抓典型、求实效,有些事至今仍然在当地干部群众中间广为传颂。
  华店公社地势南高北低,一到雨季,雨水就积于铁路以南的村庄形成涝灾。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多次进行实地察看,并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研究,最后确定在京沪铁路以南挖一条横贯东西、直通赵牛河的排水沟渠,把水排到赵牛河里去,以解决华店北半部常年受涝的问题。那个年代,搞水利工程没有机械,都是人工推车干,他和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干在工地,鼓舞着干部群众,连续奋战7天就完成了任务。现在这条沟仍在发挥着排涝和灌溉的重要作用。当时,华店公社多数村庄没有通电,老百姓还是用牲口、人来推磨拉碾,用水车或辘轳浇地。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把华店公社从南到北拉上了输电线路,全公社46个村庄逐步都用上了电,结束了华店人民推碾拉磨、拧水车、摇辘轳和用煤油灯的历史。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赞誉张全景同志和学大寨工作队是照亮华店大地的明灯,至今怀念学大寨工作队的那些共产党的好干部。
  张全景同志走了,他的革命精神、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灯光,永远照耀着我们!
  为党和人民操劳一生的张全景同志,安息吧!
  2022年11月12日
  (作者系德州市政协原主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 束 永 不 熄 灭 的 灯 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