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持续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优化生态环境,提升采暖质量——
84.8万户村民乐享“绿色暖冬”

▲陵城区郑家寨镇李廷辉村的村民用上了生物质炊事取暖炉。王月新摄


  

□本报记者王秀青本报通讯员韩学光魏超刘鹏飞
  “实施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是改变农村传统取暖方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这既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希岩介绍。随着我市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的不断推进,今年全市又有13余万户居民取暖用上清洁能源。
  自2017年启动农村清洁取暖改造至今,我市通过“气代煤”“电代煤”“生物质改造”等方式,累计有84.8万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
高位推动确保“应改尽改”
  11月15日,在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贺庄村,恒祥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给村民满秀芹家调试新安装的燃气壁挂炉。“邻居家2019年就安装了天然气取暖设备,去她家串门,厨房不但没有黑烟,屋内也没有灰尘,真是干净又方便,今后我也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了。”满秀芹说。
  抬头寺镇副镇长李文武介绍,各村安排专人负责“气代煤”政策宣讲、摸排底数,镇上利用微信小程序方便村民线上申报安装,不仅燃气壁挂炉不花钱,开口费、安装费也全免,每年每户还有最高1000元天然气取暖补贴。
  “以前冬天都是点煤球炉子取暖,有时候忘了封炉子,灭了之后再点就很费劲。改造后,开关方便,升温也快。”平原县桃园街道张家堂村村民贺洪文家去年实现了清洁取暖,对此他赞不绝口。
  据市住建局城建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清洁取暖自2017年破题开局,2018年就入选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强力推进,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建立市级领导帮包制度和住建部门县级干部包县督导制度,举办招商推介展示活动,制定下发方案,明确政府补贴标准,确保“应改尽改”。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了解这一惠民政策。
  清洁取暖改造过程中,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我市层层压实责任,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程工期、严把建设质量,2021年我市以“优”等成绩顺利通过财政部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绩效终期评估。至今,全市累计新增清洁取暖面积2620.16万平方米。
  清洁取暖的实施,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根据测算,仅德城区每年减少散煤燃烧4.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2.5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08吨、氮氧化物排放355吨、烟尘排放6400吨,对于优化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因地制宜实现改造“最优解”
  推进清洁取暖工作,让群众“用得起、用得好”是关键。“目前,我市主要推广5种清洁供热方式,分别是煤改气、煤改电、生物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其中,采用煤改气最多,生物质供暖是今年的创新,集中在陵城区。”市住建局城建科工作人员王金宝说。
  陵城区住建局供热服务科科长曹冬升介绍,目前全区累计清洁取暖改造6.9万余户,其中,前5年主要采取“气代煤”方式,共改造5.5万余户,今年在学习先进地市经验的基础上,投资5435万元,对12个乡镇、626个村的1.4万余户进行了生物质供暖改造。
  据了解,生物质炊事取暖使用的生物质颗粒主要以木材加工产业下脚料为原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具有发热量大、硫含量低、供热效果好、安全环保等特点。“生物质供暖改造,户均花费降到五六千元,居民家里温度上去了,供暖的成本降低了。”曹冬升表示,这种方式也有助于缓解冬季天然气供应压力。
  陵城区临齐街道后刘泮村是试点村,有67户进行了生物质供暖改造,村民宋雪瑞说:“炉子原价2600元,政府补贴2300元,自己拿300元;每吨生物质颗粒1300元,政府补贴500元,价格比普通煤便宜,不仅耐烧还干净,大家都愿意用。”
  德城区以推广风机盘管节能技术的方式,降低“气代煤”采暖成本。“经调研,冬季农村平均每户采暖房屋2至3间,传统暖气片取暖用气量每天约15至18立方米,采暖季天然气取暖用气成本约4000元至4500元,花费较高。采用风机盘管技术用气量约为传统暖气片采暖的50%。”德城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清洁供暖改造3.2万户。
加强宣传保障群众安全过冬
  在齐河县华店镇后王村,安全用气等相关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绘制在村子的墙面上,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画面,方便了村民理解。
  为保障燃气安全,负责改造任务的齐河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在多个村绘制了这样的宣传墙,时刻提醒村民安全用气。通气前,他们还派专人到每个村开展集中培训,对天然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出详细说明,并入户进行现场教学。齐河县还为每个村配备了一名驻村安全员,负责检查村庄供气管线、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我家去年就用上了天然气取暖,燃气公司每年两次上门检查燃气管道,指导我们安全用气。”在齐河县晏北街道小费村,提起清洁取暖安全性保障措施,村民宋曰新说。
  工程质量和取暖安全是政府、群众关注的焦点。为了把好事办好,我市要求各地强化施工监管、部署“双安全员”、开展技能培训、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安全运营评估,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各地结合实际,纷纷采取安全措施:德城区开展安全宣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通过入户安检等方式,现场答疑解惑,并通过发放明白纸、制作发布微视频等方式,提高群众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燃气公司联合各村实行“双安全员”制度,确保室内室外供气安全。陵城区组织人员逐村巡回培训,每村打造一个示范户,以点带面,规范群众安全使用。天衢新区开展农村清洁取暖工程质量“回头看”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燃气安全使用意识。平原县在每个村选取一名有经验的干部,作为燃气安全使用的网格员,联合燃气公司定期对群众使用的燃气壁挂炉、燃气灶以及外网管道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我们将重点在保运行、保安全上下功夫,强化监管,及时解决供暖存在的问题,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李希岩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84.8万户村民乐享“绿色暖冬”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