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年来,筑路通民心,创收帮民富——
隗书记,暖了旭升新村

查看大豆收成


“云上”卖瓜


五访五问察民情


汽车行驶在硬化后的村路上


旭升新村鸟瞰图


以隗蒙(右一)为组长的驻村工作组帮农户收玉米


  

□本报记者王志强刘振兴
  “省委老干部局下来的??咱农村的事他们懂啥,能帮啥?”省委老干部局驻村工作组一到临邑县临南镇旭升新村,老党员陈景荣心中就犯起了嘀咕。。
  这个驻村工作组是由省派第一书记隗蒙和北大选调生王迪、王梦琪组成。
  才一年,陈景荣便竖起了大拇指:“人家真是为咱老百姓干实事的,俺村多少年的土路,工作组一来就变成了水泥路。今年受疫情影响滞销的西瓜,搁在往年都得烂掉,工作组有法,都变成钱了。”
  和陈景荣感受一样,旭升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松说:“俺村现在忒好了,以隗蒙为组长的工作组一来,便暖了整个旭升新村。”
“一路”
多年泥泞路今日成坦途
  隗蒙是军转干部、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组织指导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2021年10月,作为山东省派第五轮第一书记,隗蒙在旭升新村上任后,五访五问,才知捧了烫手山芋:旭升新村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全村47名党员只来了一半。
  旭升新村是个融合新村,2021年5月,由簸箕王、郭家和闫家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人口1196人。
  “隗书记,咱村的泥巴路什么时候修呀?”村民郭登城问。一是村民有刚需,二是想试试这位“第一书记”的虚实。
  朴实、干练,51岁的隗蒙已经第二次驻村了。此前,从军27年、曾获联合国和平勋章的他,曾于2015年至2017年被选派为山东省派第三轮第一书记,并被省选派办表彰为优秀省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有经验。
  村民的问题便是第一书记的课题。隗蒙一头扎进村里了解情况。
  簸箕王村的土路,道窄路颠,车子难行。村里老人介绍,簸箕王村自明朝永乐年间建村,一直都是土路。群众深受其困,村里有个姑娘出嫁,赶上大雨天,婚车进不了村,新郎背新娘,脚踩铺在泥泞地上的砖头上婚车。
  “村里也打过几次修路的立项报告,但由于村里情况复杂,20余年间村委会班子换了几届,村里的水泥路依旧未能硬化,晴天过车土飞扬,雨天出行两脚泥,积水严重的时候简直没法走。”村干部刘振伍一说起村里之前的路况就皱眉。
  修路不是个小工程,这个硬骨头该“怎么啃”?隗蒙算了算,每公里道路硬化需要资金40万元,路段的基础费用每公里需要10万元。旭升新村集体经济薄弱,这可怎么办?
  隗蒙和驻村工作组成员多次与临南镇党委、政府和临邑县委组织部、县交通运输局协调沟通,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优惠政策,得到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隗蒙还多次与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修路方案。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到旭升新村实地考察、测量、制定施工方案等。
  修路方案确定后,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组织党员带头清理路面、平整路基。有的村民劝驻村工作组成员别干了,怕干不习惯。隗蒙说:“我们得带头干,老百姓才能跟着干,站在那里指挥,这不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做法。”
  修路是村民们多年的期盼,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一天下雨,70多岁的老党员刘振山早上5点钟就来修路基。他说:‘隗书记,我们头顶有两个字呢!’我听了很感动,因为我知道这两个字是‘党员’啊!”隗蒙说。
  经过2个月道路施工,5公里长、4米宽、20厘米厚的混凝土路于今年6月中旬竣工并正式通车。针对旭升新村车辆来往频繁、河渠多等夜间出行难实际,省委老干部局驻村工作组还用上级帮扶资金安装了280盏太阳能路灯。此外,驻村工作组还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落实落地,协调投资30万元改造了旭升新村的郭家桥。
  村里种瓜较多,过去,每逢采摘季,路窄难进车,客商不愿来。路通后,西瓜很抢手,村民们抢着种,面积也扩大了。
“一瓜”
滞销西瓜“云上”卖得俏
  第一书记不好当,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会使。既要强班子、找路子、脱帽子,还须结对子、树牌子,时不时会遇到挠头事。这不,难题来了——
  西瓜上市,遭遇滞销,咋办?
  “这几天,我们一想起地里的西瓜,就愁得整宿合不上眼……”瓜农们摇头叹息说。
  今年4月,村里大棚里的西瓜上市了。但当时周边有疫情,运输不便,旭升新村10余万公斤西瓜遭遇滞销。西瓜眼瞅着就要烂在地里,王雷、刘振刚等8个西瓜种植户心里十分着急。他们也曾尝试发动亲朋好友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销,但收效甚微。
  旭升新村有种西瓜的传统。为保证西瓜的品质,瓜农们挑选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优质农田种植西瓜,还连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良。西瓜种植全程不用膨大剂、甜蜜素等,不上化肥,而是施用有机肥增加甜度,更不使用农药、杀虫剂等,而采用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预防病虫害,是纯正的无公害富硒瓜,西瓜口感好、甜度高、汁多瓤脆,颇受欢迎。
  隗蒙了解到瓜农的难处后表示:“第一书记就是来帮扶的、解决问题的,别着急,咱们一起想办法。”
  隗蒙及时将瓜农们这一“挠头事”与临南镇主要负责同志和挂职县委副书记刘道华反映。经多次讨论分析,在隗蒙的提议下,村“两委”最终确定了《消费扶贫卖西瓜》方案,协调德州市、临邑县宣传部门,通过录制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广开销路,助瓜农渡过难关。
  采摘、分拣、装车……媒体记者、直播达人走进西瓜种植大棚,通过录制视频、直播带货等多种途径,打通西瓜销售“绿色通道”。
  短短一个月,卖出去12万公斤西瓜!
  “要是没有隗书记帮忙、没有工作组帮忙,这一季西瓜算是瞎了。隗书记为了咱的事,找这找那,真心实意给俺们解决难题,这样的第一书记,谁不说好?”瓜农刘振刚说。
“一粮”
专家到地头增收有盼头
  眼下,旭升新村的玉米收获接近尾声。
  “今年的玉米又是大丰收,你看这棒子,个头大,颗粒饱满,这几年都没有这样的好收成。今年种了12亩玉米,平均亩产1600多斤。”村民赵吉亮说。
  “今年我家小麦平均亩产1400斤,两季相加3000斤,‘吨半粮’实现了。”赵吉亮满脸堆着笑。
  一旁的村干部朱贝贝接过话来:“收成好,一方面是天好,风调雨顺,另一方面还离不开技术支持。”
  “可不是嘛。玉米季遇到病虫害,第一书记及时联系专家,来到田间地头科技兴农。”赵吉亮说。
  这样的服务太多了。
  旭升新村党支部书记吴金松举例说,今年4月,小麦正分蘖拔节,大棚西瓜丰收待销,而一场冰雹、强降雨和大风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为保生产、稳民心,临南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及时摸清情况,采取防范措施。隗蒙为组长的工作组积极联系德州市农科院,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支招,与种植户共同应对挑战。
  4月12日一早,德州市农科院6名农业专家来到旭升新村查看小麦及大棚作物情况,提供技术指导。
  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等专家开启“田间授课”,提醒种植户,目前小麦进入拔节孕穗关键生长期,这个时期若遇灾情,要及时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小麦的抗逆性,还提出要搞好病虫害防治、麦田杂草清理等建议。
  在旭升新村西瓜大棚,专家们提醒瓜农如何在西瓜丰收季节应对大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及时做好应急处理,防止西瓜出现胀裂等影响销售。
  据介绍,今年以来,隗蒙先后4次协调农业专家到旭升新村开展科技助农,专家们的技术指导和“短平快”的现场培训,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吨半粮”试点创建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隗书记在我们这里干上三五年,我们走富民强村路没问题。”村民吴世森说,现在党员开会全员到,集体活动参与度高,村里人人摩拳擦掌搞发展。当记者告诉他隗蒙等3人工作组只在这里待两年时,吴世森感叹一声:“真想让他们在俺村多待几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隗书记,暖了旭升新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德报践行“四力”一线蹲点调查】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