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塑造人类民主政治新形态
  

□ 杨书芳
  阅读提示
  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并纳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为我们今后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全过程人民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为基因密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以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制度支撑,以复合式多元化民主方式为基本形态,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政治优势,塑造了人类民主政治新形态。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构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西方保守政客、学者以有色眼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效恶意诋毁。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主要是站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性质的高度对西方进行回击。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渗透也变本加厉,更加迫切需要加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建设,增强中国民主政治话语表达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的最新表达,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丰富实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新时代以来,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切丰富的政治生活实践迫切需要全新的民主政治理论加以提炼和诠释。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必然要求。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包含民主政治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包括中国的民主新路。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窑洞对”就提出了跳出“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民主新路,即人民监督政府。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深刻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进入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最新回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民主道路和民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从“中心”到“全面”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逐渐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人民的需求是全面的,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民民主需求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人民有所需,时代有所呼,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发展必然。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匡正了被西方国家颠倒了的政治经济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立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人民创造的物质基础并将其作为实施自己意志的工具形成国家权力,用虚构的社会契约论将国家权力进行所谓的正义化,然后反过来用手中的权力压迫人民。这种颠倒了的政治经济关系使得物质基础的创造者成为权力的奴役者,民主权力的所有者成为资本家政治游戏的玩弄对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物质基础的生产者和占有者的统一,将国家权力归还到创造权力的人民手中,把被西方国家颠倒了的政治经济关系匡正过来,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的民主,打破了西方经济权力向政治权力转换“单环节民主”的民主幻象。西方通过竞争性选举民主在两党或多党之间通过选民投票实现轮流执政,自诩为民主制度的游戏其本质无非是资本的经济权力向政治权力的转换器,这种游戏创造出来的“自由民主”幻象是资本竞争本性的必然产物,只能实现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过程,形成闭环式民主政治参与结构,能够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的民主,打破了西方将人民主权的实现形式等同于“选举周期”的单一式民主结构。西方国家将丰富的政治实践简单化,将复杂的民主过程单一化,将民主选举视为实现人民主权的全部。但政治实践的丰富性和民主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民主的实现形式必然是多元复合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包含了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权力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利益逻辑和通过公平正义调节权利义务关系的权利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回应式民主和参与式民主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人民民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人民民主权力产生和权力运行的有效衔接。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覆盖的民主,打破了西方将民主权利收缩在国家形态的选举权的思维局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民主是国家形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原则。西方国家严格将民主权利限定在国家形态的选举权,将民主的适用场域局限于议会选举、总统选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政治领域的适用是广泛的,党委领导、人大立法、政府治理、政协协商是最直接的体现。不可否认的是,除了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已成为人民权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民主的适用范围要扩大到非国家形态的社会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形成了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非国家形态的基层民主实践,与国家形态的民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不变异不变质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西方民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以其强大的意识形态凝聚人、严密的基层组织网络动员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人,实现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的平衡发展,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保持中立,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性政治组织,通过塑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形成完备的党内民主模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为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示范功能。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渠道。从制度体系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权力产生的制度逻辑起点,是其他政治制度得以形成和运行的制度基础。从治国理政规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实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从民主实践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正式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通道,是中国政治体系中最正式的决策机关,因而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有说服力的实践场域。由此,民主制度创新、民主实践拓展应当主要依托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在人大履职实践的各个环节嵌入和体现最充分、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才是现实的、经验性的。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紧紧抓住政策参与这一关键环节。政治实践中,政治过程的核心往往围绕公共政策的制定展开,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所形成的政策导向的民主知识体系是公民政治生活经验最朴素的提炼和表达,政策参与的民主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性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政策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要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这是保证大国战略不出现颠覆性错误的重要环节。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用好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个重要民主形式,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决策表决之时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用好科技这一重要工具手段。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民主的发展需要社会进步和文明作为支撑,最理想的状态是全体人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农业文明受限于技术条件的不足和社会生产的分散性,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和整合,民主权利成为少数精英人士的专属品。随着民族国家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文明促进的科技进步使得代议制成为可能和必然选择,民主权利主体范围逐渐扩大。信息文明的演进使得对代议制的局限性呈现出历史性反思,人们不再需要代理人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对政治进程随时随地参与成为迫切需求。智能文明的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用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等科技手段,更大程度地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尽可能地降低民主参与和民意结合的成本,以海量计算更大程度优化民主运行机制和决策模式,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作者单位:德州市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塑造人类民主政治新形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