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袁桥镇香坊赵村成立红白理事会——
除陈规陋习育文明新风
  

□本报记者李莉
  “前阵子家里办丧事,都是按照惯例:不穿孝衣、不戴孝帽,吃饭每人一碗大锅菜。自从我们村有了红白理事会,就没了攀比的现象,大家减负的同时也不失礼数。”7月6日,天衢新区袁桥镇香坊赵村村民刘才永谈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由衷夸赞。
  香坊赵村现有村民300多户、800余人。前些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白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之风日渐盛行。2017年,魏吉岭当选为香坊赵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进行移风易俗改革,破除陈规陋习。在村里挑选出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村民和村干部一起组建起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广泛征求民意制定出红白事流程及办事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村“两委”成员带头落实,同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以及大喇叭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进行反复宣传,让文明新风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
  “原先大家爱攀比,办事总怕不够档次、丢面子,从礼仪到酒席,觉得动静越大越有面子。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家家户户都弘扬新风尚,避免了攀比,也减少了铺张浪费。”说起移风易俗改革,村民魏学训很是认可,“白事不穿孝衣、不雇吹鼓手,红事提倡新办简办,不管谁家有事,红白理事会成员都帮着忙前忙后,不仅省钱还省心,村民都叫好。”
  如今,在香坊赵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礼葬、勤俭节约已蔚然成风。村民也从自治管理的“软”约束中尝到了甜头,尊老爱幼成了新典范、助人为乐成了新风尚,村民日子越过越好、风气越来越正,好家风带来了好村风、好民风。
  “红白理事会从小事着手,带领村民向上向善,为村里带来了‘大文明’,为乡风文明增添了底色。下一步计划在村里选树文明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文明义举,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魏吉岭信心满满地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除陈规陋习育文明新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