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孙连伟——
与泥共舞护陶窑变

创作中的孙连伟


蛋壳陶


  

□本报记者 芦瑞瑞
  6月12日,记者在中国黑陶城博物馆见到镇店之宝——蛋壳黑陶高柄杯。它在馆中稳居C位,高1.5米、重700克,器壁非常薄,口沿最薄处仅0.2毫米,展示了当今中国黑陶的最高技艺。
  这位“窈窕美人”历经选材、成型、烧制等10多道工序方显风华。为其拉坯塑型烧窑的正是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黑陶厂厂长孙连伟。
  孙连伟先后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齐鲁首席技师、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德州市首席技师、德州工匠、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从业23年来,在全国黑陶大赛、山东技能大赛屡获金奖。不久前,他又被评为2021年度德州大工匠。
  孙连伟是武城县甲马营镇人,44岁的他小时候家住大运河畔,每天与红胶泥为伴,长大后从事黑陶事业,一生与泥共舞。
  在拉坯展台上,他像魔术师一般,从容地将一块泥巴摆正,随着轮盘旋转,将泥巴由下向上托起,两手一内一外用力,转盘时快时慢,说话间,泥巴有了“肚子”“脖子”,变成一件器具。
  要想成型毫米级的作品,手的抖动程度要低于毫米级,肉眼看近乎静止。孙连伟经过近1年的努力,历经46次手工拉坯成型,31次高温焙烧、渗碳还原,终于成品了一个1.5米高的蛋壳陶。“心要静手要稳,利用好离心力,根据器物形状的变化,不断调整转盘的转速,实现均匀用力。”孙连伟介绍,厚薄要听声音、凭手感,心手合一。中途碎裂的次数再多,也要沉住气,器物是有生命的,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成器。
  烧窑是器物脱胎换骨的关键,每件器物都要经过几个小时到20多个小时的烈火淬炼。23年来,孙连伟每次烧窑都在窑外悉心守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窑上有一个小口,通过看颜色他就能判断窑内温度:温度超过400度器物会变成古铜黑,根据陶坯的大小,再经过3至6个小时,变回原色;温度达到600度左右,再经过4至7个小时,变成砖红色、粉色,最后器物通体都是火的颜色。每次到了这一步就会彻底封窑,再见天日时,便窑变成黑陶。
  为了更好地烧制陶器,孙连伟两次改窑。起初是仿隧道窑,后来改成单砖的圆形馒头窑,但升温慢、散温快,不好烧。后来又创新双层梅花窑,窑温均匀,升温快、散温慢,成品率由之前的50%提高至80%。他还发明了陶坯湿烧法,将生产周期缩短了15天。
  孙连伟成立了关键技术研发组,开门纳徒,积极热情传授技艺,20多年纳徒60多人,为德州黑陶的发展储备了雄厚力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与泥共舞护陶窑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