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市丁坞镇、化楼镇、花园镇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有势头 农民致富有奔头

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后魏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


  定杆李村定杆李村儿童在村文化儿童在村文化广场上玩耍广场上玩耍


大韩村返乡能人韩向勇出租厂房增加村集体收入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于东钧贾鹏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今年,村级集体经济“五年倍增”计划被写入德州市深改委1号文件;德州市委组织部去年底出台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去年村‘两委’换届以来,乐陵市1042个村融合为130个行政村,‘物理融合’之后,如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做好村庄融合的‘后半篇文章’,是各乡镇必须思考的问题。”乐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马猛说,丁坞镇、化楼镇、花园镇立足实际,聚焦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丁坞镇
项目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最近,乐陵市金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金场每天都到正在建设中的牛舍、挤奶厅转一转、看一看,期待早日完工,再购进一批奶牛。
  在不少奶牛养殖场和奶企都遭受疫情影响、规模压缩的情况下,金亿奶牛养殖场却逆势上扬,新建二期项目扩大了养殖规模,侯金场说,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探索推行的“村集体+企业”项目合作新模式。
  “我们用95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购买了30头奶牛,放在养殖场代管养殖,每年能获得7.6万元代管收益,5年期满以后,奶牛归养殖场,95万资金归还村里。”丁坞村党支部书记苑长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种方式,保障了村集体增收,为合作社减轻了资金压力,还扩大了养殖场规模,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他说。
  “发展集体经济必须立足产业兴村,符合实际的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丁坞镇党委书记孙长新介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丁坞镇的独有优势,立足于此,丁坞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添动能。以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为方向,他们重点打造了金亿奶牛、阳光牧业为龙头的特色养殖产业园项目,目前陈东、陈西、宋寺等6个村投入金亿奶牛养殖合作社,助力新流转土地60余亩,新养殖奶牛1000余头,新增就业200余人,企业增收1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48万元。
  与金亿奶牛养殖项目不同,丁坞镇定杆李村则靠光伏发电等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定杆李村是纯农业村,以前,村集体没有收入。去年,丁坞镇优化光伏项目管理模式,探索“政府公开引导竞标+村集体经济增收保底+群众最大程度受益+安全稳定保障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定杆李村党支部书记赵光山抓住机会,通过深入农户做工作,拆掉了村中心的废旧房屋,建起了文化广场,又在广场上安装了光伏电池板。同时,定杆李村党支部还通过招标将清理回收的建设用地发包给鑫德食品有限公司,并对整理出来的20余亩耕地进行发包,吸纳劳动力30余人,实现村集体增收40万元。
  71岁的村民苏丕服家的一处旧房子被拆了后,他成了村里光伏发电项目的“股民”,“村里环境变整洁了,每年给户家分红,去年我家就分到了1040元。”他说,光伏项目不仅让村民有了收益,村集体增收后,也有了资金发展村内公共事业。去年,村里建起了公厕,对下水道进行了清淤,在广场上安装了供孩子们玩耍的滑梯。
  为了让更多村集体通过光伏项目实现增收,丁坞镇组织党政班子成员、管区干部、村“两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对8家光伏公司现场公开竞选,综合考虑公司资质、收益条件、市场风险、安装安全度保障等情况,最终确定市场经营主体。光伏公司与村委会签订合同,同时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和法律顾问对合同的合法性以及群众相关权益进行审核,针对土地性质、项目审批、投资建设、租赁运营等方面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镇政府统筹项目进展情况,对施工情况、后期维保、收入保障等方面,建立定期调度、定向反馈、上下联动工作制度,确保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光伏项目按照年底结算的方式为村集体支付推广服务费用,实现农户、村集体双增收。截至目前,已在全镇59个村推广安装,前期报名702户,安装完成329户,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7万元。
  “发挥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实施不同的产业项目,解决了村集体增收无路的难题,拓宽了村集体的增收渠道,激活了发展活力。”孙长新说,丁坞镇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30万元以上,其中3个行政村达到100万元。
化楼镇
合作社带动强村富民驶入﹃快车道﹄
  “现在种地真省心,再也不用请假回家给麦子浇水施肥。”今年58岁的靳帮生是化楼镇后魏村村民,常年在天津打工,家里种着12亩地,由在家的妻子徐秀珍打理,每逢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徐秀珍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需要他回家帮忙。“加上路上来回,一年下来至少耽误2个月的工作。”靳帮生说,去年,他干脆把12亩地都入股了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由合作社管理。
  “合作社的土地实现了成方连片,我们和省农科院合作,发展小麦原种种植,每斤小麦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2元,每亩能增收200元。”村党支部书记郭仁强介绍,后魏村是化楼镇第一个创办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的村,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当年有65%的农户加入;2018年初,第一次分红每亩1100元;2020年,每亩分红达到1300元。村里一些有经验、会管理的群众还被聘到合作社的农田里去干施肥、打农药等零活,每天收入100元左右。
  实实在在的收益不但打消了本村群众的顾虑,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附近村党支部及党员群众也纷纷与后魏党支部对接联系,要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2020年底,后魏村91%的农户土地加入了合作社,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
  作为一个纯农业乡镇,化楼镇坚持把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农民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以要素融合实现了集体增收。”化楼镇党委副书记史勇华说,依托后魏村的成功探索,化楼镇打破原自然村界限,进一步整合各村资源,将自然村原来的“单打独斗”改变为行政村“集团作战”。
  化楼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将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内容。实施“一村一策”,成立由班子成员、管区干部、党建和经管工作人员组成的业务指导队,帮助党支部想办法、出思路、解难题,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如韩桥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利用农技管理、商超资源等优势,在种植小麦玉米基础之上又发展了蔬菜大棚种植,2021年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目前,化楼镇共成立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制合作社63个,入社土地面积2.48万亩,带动村集体增收120余万元。
  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的带动,大大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村集体经济壮大后,韩桥村党支部在乐陵市率先创立了“暖心食堂”,为村内困难独居老人免费提供午餐,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提高日常管理运行水平和质量,各村合作社采用“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六统一”经营模式,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和秸秆全量还田,为加快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花园镇
能人治村催生集体经济发展﹃裂变效应﹄
  最近,花园镇房家新村党委书记房富民又忙起来了,前段时间,他联系了济南的一家玫瑰产品生产企业,联合探索实施“核桃树+玫瑰花”间作,为了咨询玫瑰花培养技术,他每天都和公司负责人联系沟通农户提出的问题。
  房富民是花园镇乃至乐陵市小有名气的返乡能人,自2000年自主创业以来,房富民通过努力打拼,到2016年时已小有成就。2016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回村任职。通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村里发展“核桃树+留兰香”间作新模式,村集体年收入达60余万元。今年实施的“核桃树+玫瑰花”间作,实行群众的空闲地由群众栽种并采摘售卖给合作社,集体资产土地由合作社栽种。苗木本着“谁出资谁所有、谁栽种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把集体地块发包给农户管理,农户自有地自行管理,合作社负责加工,按10%收益交村集体,集体土地按群众收益的20%收取管理费,今年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
  房富民还发挥自身人脉广的优势,成立了三农培训中心,注册“华夏乡村”抖音号开展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抖音号粉丝量达35万人,点赞超200万,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花园镇在外务工人员多,返乡能人是乡村振兴难得的人才资源,我们通过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引领全镇各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长远路子,实现了引回一个能人,带动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的集体经济发展‘裂变效应’。”花园镇党委书记臧国振说,目前,花园镇已有8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村庄从无人管到有人干有人担,发生了明显改变。
  恭敬李村返乡能人李方勇依托村内多处坑塘建立水产养殖基地,实行股份制经营,每股2万元。村民入股171万元,占股比例85.5%;村集体以70亩废弃坑塘入股,折合股份29万元,占股比例14.5%。2021年恭敬李水产养殖基地投放5400万尾泥鳅苗、3.6万尾草鱼苗、1万尾鲤鱼苗、1万尾白鲢苗,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在产业选择上,李方勇发挥其在北京的“小胖餐饮”公司、“小胖包子”品牌优势,重点发展泥鳅养殖和种植小米、大葱、大蒜等产业链产品,推动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用包子品牌(第三产业)拉动第二产业(中央厨房),带动第一产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打造了“1+2+3”的六次产业模式,村集体年可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
  大韩村返乡能人韩向勇则整理出闲散宅基地40余亩,建立厂房作为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收益由村集体和群众按照4: 6的比例进行分配。2022年,厂房通过挂牌交易的形式,出租给山东普坤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安保服装,不仅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解决了本村及周围村庄30多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之举,我们将坚持镇级统筹、整体推进,因地制宜、多元驱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能人效应’带动集体增收,推广‘能人治村’新模式,跑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花园镇党委副书记梁丹丹说,截至目前,全镇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强村5个。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业发展有势头 农民致富有奔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蹲点调查】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