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州窑红绿彩制作技艺——
穿越千年,“历史的彩虹”再绽芳华

传承人刘宇手绘德州窑红绿彩瓷器


《风华绝代》红绿彩综合装饰雕塑作品


金釉红绿彩瓷作品《飞天》


  

□本报记者刘臻刘振兴孙耕本报通讯员杨玉娟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宋金时期,中国制瓷业名扬海外,德州窑红绿彩瓷器也在那时惊艳问世,凭借着鲜亮色彩和精湛技艺C位出道,被誉为“历史的彩虹”。
  一件瓷器承载着千年文化,更承载着德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德州红绿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恢复德州红绿彩瓷器,至今已有16年。德州窑红绿彩曾应邀参加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因色彩对比强烈,明快鲜亮,风格豪放洒脱,技艺精湛,倍受关注。2020年,德州窑红绿彩制作技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淬火
“矾红+大绿”变身精美彩瓷
  《一路莲升》《盛世荷香》《风华绝代》……3月31日,在位于德城区的德州红绿彩陶瓷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瓷器熠熠生辉。
  色彩对比强烈,明快鲜亮,是德州窑红绿彩瓷器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德州红绿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宇介绍:“红绿彩瓷器主色以红、绿为主,用色大胆,艳而不俗。它的出现,相当于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电视机,为之后的斗彩、五彩奠定了基础。”红绿彩是在1300摄氏度高温烧造而成的白胎上,用笔蘸取矾红、明绿、鹅黄等彩料勾画出纹饰,再入窑80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烧成。
  “因为是二次烧制,所以要求画师具有非常精细的手工上色技艺。首先线条要流畅,其次色彩填涂要非常饱满均匀,尤其是绿色的深浅与填涂的薄厚关系密切,填得厚了容易开裂,填得薄了颜色偏浅。”刘宇说。
  在博物馆的小工作室,刘宇展示了手绘技艺。只见她右手执笔,在如玉的白胎上认真描绘着红色的莲花。她告诉记者,从淘土炼泥到拉坯,从修坯、蘸釉到入窑,再到搓料、釉上彩绘……最终二次烧制成为真正的作品,体现出红绿彩制作技艺极强的专业性。其中,光在白胎上手绘就大约需要7天左右。
  从毫不起眼的素瓶白胎到精美的瓷器,德州窑红绿彩在匠人们的手中历经“千锤百炼”,华丽变身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有的远渡重洋,作为国礼献给日本、俄罗斯等外国政要,有的变为日用器皿进入寻常百姓家。刘宇说,当一件完整作品烧制出来后,你就能真正体会红绿彩的魅力所在。
创新
融入现代元素千年技艺“出圈”
  60厘米的瓷美人高挑纤细,穿着龙纹中式长裙,手姿优美,面目清秀……在德州红绿彩陶瓷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位置,瓷美人系列作品令人惊艳。
  如今,德州的匠人们在守正中创新,融入国潮风、陶瓷雕塑、浮雕等多种元素,让红绿彩这门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再次“出圈”。
  金釉系列是德州窑红绿彩匠人运用创新手法制作的代表作。“我们选用金色釉料烧制成金色瓷胎,在瓷器上绘制敦煌壁画‘飞天’的形象,既展现了敦煌壁画的历史厚重感,也让人眼前一亮。”刘宇说。
  “我们还创作了一组山东历史文化名人的系列作品,如颜真卿、东方朔、孙伏伽、田雯等等,展示齐鲁文化风韵。”刘宇如是说。
传承
邀请名师传技组织少年研学
  “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宋窑遗址和红绿彩文化传承。2006年起,我们主动担负起红绿彩文化的工艺恢复和传承的历史使命,经历了200多次试验,才烧制出色彩均匀饱满的红绿彩。”刘宇介绍。2020年,创建德州红绿彩陶瓷博物馆,旨在发扬和传承德州窑红绿彩传统技艺。
  如今,德州窑红绿彩融合实用性与艺术性,广泛应用于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两大领域,多次亮相山东省文博会,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运作,在拉坯、修坯、彩绘、烧制等环节,带动了更多人就业。同时立足文创产品和文旅项目,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德州窑红绿彩的总产值在两千万元左右,产品销往泰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
  在德州红绿彩陶瓷博物馆的对面是一座占地300平方米的工作室,3名红绿彩工匠正在拉坯、修坯。刘宇告诉记者:“我们在这里搭建了陶瓷研学体验平台,同时邀请名师名匠进行技术交流,组织青少年开展研学体验,提高红绿彩的社会知名度,使传统技艺红绿彩焕发新的光彩。”
  “每到寒暑假,都会有家长送孩子来这里托管学习。”刘宇说,下一步,德州红绿彩陶瓷博物馆还将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德城区多所学校“连线”,为师生们讲解和展示红绿彩的制作过程。“手艺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与了解,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非遗体验课了解红绿彩瓷。”刘宇说,只有了解才能在观赏瓷器的过程中看到其背后的艺术价值,真正发现传统技艺的美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穿越千年,“历史的彩虹”再绽芳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德州手造】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