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提升粮食产能——
打造可持续高产创建“德州模式”


▲德州大规模小麦机收现场(资料图)。记者王志伟摄


  

□本报记者杨德林邓静本报通讯员张文艳曹伟
  粮食总产761.6万吨,较上年增加2.83万吨,增长0.4%,占全省13.8%、全国1.1%。2021年,德州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
  德州是全国五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粮食连年高位增产,缘于我市落实党政同责、加大政策支持、抓紧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粮食高产稳产的成功经验。
  立足自身优势,以改革思维、举措求突破,我市创造性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明晰目标、细化举措,一条粮食稳产优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愈加清晰。
  书记抓粮 六级联创大面积“吨半粮”
  “隔不几天,就到地里看看麦苗长势。四级书记齐上阵,作为村级书记,必须更上心。”1月29日,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党支部书记梁之亮说。梁之亮负责的麦田是我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样板田。
  创建大面积“吨半粮”,我市推行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粮工作机制,确保一竿子插到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一个永恒的课题”等鲜明论断,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去年是中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粮食产量首次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明确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总产稳定。山东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强调,粮食生产要年年抓紧,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不能掉下来,这个硬任务不能打折扣。
  “开展‘吨半粮’创建,是服务‘国之大者’。我市粮食连年丰产,守住底线任务越来越重,必须向高产创建要资源、要空间、要效益。”“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书记田卫东多次在不同场合这样强调。
  “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德州方案”既势在必行、又切实可行。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志敏认为:“德州市敢于亮剑、敢于争先,率先提出‘吨半粮’的建设目标。这项工作如果抓好了,将会对全国粮食生产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践行四级书记抓粮,自2021年秋种开始,我市层层落实书记“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高产区、市抓高产片。争取利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打造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生产示范区,带动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德州力量。
  省政府联合农业农村部发布《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方案(2021-2025年)》,与德州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支持“吨半粮”示范区创建,形成了部、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创”工作格局。
  秋涝、大风,“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首年,我市即遭遇极端不利天气。如何打好“开场战”?四级书记不等不靠,以前所未有的干劲狠抓粮食生产。
  市领导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防汛及抢收抢种工作,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县、乡、村各级书记指挥奋战在生产一线,开展抢收抢种大会战,全市上下形成领导带头、责任分明的粮食生产工作机制,确保晚收不减收、晚种保丰收。
  引进外地履带式收获机跨区作业、组织人工收获、提供晾晒烘干服务,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玉米产量、品质损失。
  小麦播种事关“吨半粮”建设开局。在邀请国家、省知名专家会商研判,综合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及时印发《2021年德州市秋收秋种技术意见》,并在全省率先召开“四补一促”新闻发布会。技术意见明白纸发放至农户手中,“科学播种管理,晚茬麦也高产”,这一论断提振了农户信心。2021年,我市实现小麦播种面积不减少、播种质量不降低。眼下,各级农技人员加大田间技术指导和服务频次,加快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全市814.8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吨半粮”核心区小麦苗情好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种粮 蹚出绿色高质高效路子
  粮食高产创建,这一发端于德州的粮食生产模式,助推全国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2011年,粮食高产创建“德州模式”在全国推广。2011年至2015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年增长百分比分别为3.2%、2.1%、0.9%、2.4%;其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年增长百分比分别为0.57%、0.68%、0.68%、0.55%。截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自此,全国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百分比远大于种植面积增长百分比,这说明,粮食产量增加主要靠单产。单产之所以大幅度增长,科技功不可没。
  提高单产,是攻坚大面积“吨半粮”的关键所在。“绝不能沿用原有的创建方式、技术模式,必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创造性开展工作,我们将重点在六大工程上精准发力。”副市长董绍辉强调。 (下转3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造可持续高产创建“德州模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