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努力迈向现代化农业强市
  

□市农业农村局
  德州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黄金交汇点,是黄河流域的农业大市,也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迈向现代农业强市。去年我市正式启动“吨半粮”创建工作,拉开创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的序幕。这其中我们要做的六大工程里就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中密切关心的高标准农田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用科技创新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习近平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想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农业节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稳定粮食产量,离不开水利保障。落实农业节水措施也是解决各方用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步骤。德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德州市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增产模式集成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提升、科技服务“六大工程”,粮食生产持续向绿向优。全市总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88.39万亩,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67家;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6个、市级22个。力争2021年秋种开始5年时间完成100万亩核心区,300万亩辐射区以及600万亩带动区建设,在全域粮食生产功能区整建制达到吨半粮产能。
  发挥科技创新带动作用。农业虽然是传统行业,但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创新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它是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德州作为山东省农业大市,智慧农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大势所趋。陵城区、临邑县已经实施智慧大棚并采用阿里云技术、农业物联网系统,整个管理系统精准高效,棚内蔬菜生产实现了“一优三高”,即品质优,产量高、颜值高、价格高。农业农村系统将继续坚持以建设智慧农业大棚为切入点,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合为一体,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逐步走出一条现代化、高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蓝图,让智慧大棚的盆景变成德州智慧农业靓丽的风景。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现实选择。德州市突出美丽宜居建设,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硬仗,农村改厕、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道路建设、饮水安全、村庄清洁、美丽庭院等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通过国家、省验收。累计改造农村户厕58.8万户,建设农村公厕454个;4413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占比57.8%;建成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5个镇(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和“拆危清残治脏除乱”集中行动。5516个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户户通”,263个村完成农村饮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开展示范创建,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152个,省级美丽村居试点16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0.3万余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市农业农村局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好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道路,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努力迈向现代化农业强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