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打造社区养老体系——
家门口建起“托老所”

东方艺术团成员在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排练


  11月3日,宁津县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热闹非凡,阅览室内,老人们潜心作画;棋牌室内,大家围在一起下棋、打牌;多功能活动厅内,美妙的歌声不时传出。“我每天来小区养老服务中心健身、活动,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饭菜可口,有床铺能休息,就算孩子们出差一两天不能照顾我,他们也放心。”家住文锦苑小区的老人段秀荣说。
  “小区养老服务中心结合地域特征、文化特质、老人特点,致力打造成为老人家门口的‘党群站’‘会客厅’‘托老所’‘便民点’,从而满足老人多元化、高品质的养老需求,让老人有温度、有尊严、有品质地养老。”宁津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德林说。
  2021年,宁津县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打造“1+5+9+N”社区养老体系,即以宁津县社会大救助中心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核心,在宁津县城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的康平小区、开元小区、文锦苑小区等5个小区建设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母站,带动周边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养老服务驿站和多个城乡养老服务站点。宁津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明确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按照标准逐步补齐养老服务设施,从物质生活层面的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层面的文化娱乐,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为老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志愿服务十大类基本服务,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
  “我妈妈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受益者,如果没有医护人员帮助康复,她的身体不会恢复得这么快。”文锦苑小区居民杨红新说,母亲因患脑血栓落下后遗症,她每天都要带着母亲到楼下的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现在恢复到能独自行走了。“养老服务中心和宁津县中医院合作,老人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姚文凤说。
  60岁的高春兰是一位退休干部,擅长吹葫芦丝,她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来到开元小区养老服务中心义务教老人们吹葫芦丝;71岁的许桂芹是一位退休教师,她在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发起成立了东方艺术团,下设老年锣鼓队、老年走秀队、老年乐队等,吸引了80多位热爱文体活动的老年人加入。
  “我们鼓励老人成为养老服务的主角,通过‘他助+自助’联动,不断强化‘助人自助’理念。在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不仅能‘得到’,还能‘付出’,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得到深层次的价值体现。”付德林说,每个小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全职工作人员并不多,但每天要接待的老人达上百人次,老年居民自发成立了志愿者队伍,排班参与志愿管理服务,老人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再次体现。
□张兆坤薛雅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家门口建起“托老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