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县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粮食烘干仓储项目——
减少粮食损耗 护航“吨半粮”创建

▲记者采访项目工程师。


  

□本报记者石少军王志伟赵潇
  11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焦庙镇的齐河县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探访粮食烘干仓储项目建设及运转情况。在指挥控制室,记者见到了项目负责人刘宗金。他介绍,运粮车卸粮后,输送系统转运粮食到烘干机,进行灰尘、杂质处理。粮食烘干后来到由特殊材质做成的提升机,可有效提高粮食耐磨性,减少碎米率。最后,粮食通过快速卸粮装置转运到卡车。项目拥有世界先进的通风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齐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由齐源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3.8亿元,分为服务中心、烘干仓储中心、研学中心以及育种中心四大板块,建成以后,将为产业园内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提供便捷、高效、及时的综合服务。产业园项目共建设5000吨粮仓6座,日烘干量600吨烘干塔1座。该项目10月9日投入使用,在今年的秋收工作中,面对不利天气的影响,为切实保障农民收益,齐源集团充分发挥国企担当作用,以高于市场均价0.2元/公斤的收购价收购农民粮食,并及时为百姓提供烘干、存储玉米的服务,杜绝了粮食存储中霉变浪费情况发生。“我一共卖出1万多公斤玉米,多赚了2000多元。”焦庙镇张杨村村民杨元发说。
  为解决粮食产业链中烘干储存痛点和短板,今年以来,齐河县加快推进全县“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在县委、县政府部署下,齐源集团投资4亿元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统一规划建设烘干塔及配套粮仓,可增加粮食储备19万吨,日烘干能力达9600吨。
  齐河进一步健全完善粮食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成覆盖城乡、服务规范、便民利民应急供应点19家、应急加工企业2家、应急储运企业2家、应急配送中心3家,构建起了粮食应急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储运企业、供应网点“四位一体”的粮食应急保供网络体系,做到应急情况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序供应。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减少粮食损耗 护航“吨半粮”创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践行“四力”走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