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孟 子 故 乡 颂 孟 母
——《孟母颂歌》创作谈

  孟子73代孙、孟子文化委员会会长孟晓苏(左)与作者合影


(听歌请扫二维码)


  今年5月12至13日,“2021孟子故里母亲文化节”在邹城市举行。“母亲文化节”由山东省文旅厅和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邹城市人民政府承办。作为文化节主题歌《孟母颂歌》的作者和特邀嘉宾,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文化盛典。一
  缘起是著名音乐家孟宪斌老师的一个电话。曾任总政歌舞团副团长的孟老师是我十分尊敬的前辈,其作品《中国春潮》可谓耳熟能详。孟老师也是我的合作伙伴,近年来我们合作了多首歌曲。其中,2020年抗疫期间推出的《中国医魂》社会反响良好。电话里孟老师告诉我,可以考虑写一首歌颂孟
  母的歌词,他谱曲,在母亲文化节上演唱。
  接到这个电话,既高兴又惶恐。作为德州的一个业余词作者,面对这样一位高山仰止的母亲,该如何下笔?之后参加了山东省词曲重点作者培训班,边学习边思考,《孟母颂歌》的腹稿在我心中基本形成。
  一个月内数易其稿,最终在孟老师指导下定稿。孟老师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谱曲。
  好事多磨。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节取消,《孟母颂歌》自然搁浅。今年,母亲文化节又提上了日程,《孟母颂歌》得以继续推进。时隔1年我的思想认识又有了新提升,济宁的同志也邀我到邹城走一走、看一看。
  3月29日,我来到邹城。两天的考察采风活动,让我感动的不仅有邹城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色,还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更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文化干部。当然,收获最大的还是对孟母教子的精神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从邹城回来,我和济宁市文旅局的同志一起去北京拜访了孟宪斌老师,听取意见。之后我集中精力对歌词进行修改,孟老师也对曲子做了调整,他说:“歌曲晚推出一年,不是坏事是好事。正是这一年的沉淀,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得到了提升,作品更理想更完美。”二
5月11日,文化节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在邹城市孟子大剧院隆重举行。晚会上,《孟母颂歌》作为文化节原创主题歌曲隆重推出。当地知名的青年歌手张潇深情演绎了这首歌曲。
  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晚会,仔细聆听这首歌,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都深深地触动着我,情不自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演唱赢得现场嘉宾和观众的热烈掌声。北京家庭建设促进会“红色家风宣讲团”团长姚艳华女士告诉我,这首歌非常好,她回京后安排在家庭建设促进会唱响这首“母亲颂歌”,并作为保留节目。北京援藏建藏协会监事长、第一批进藏女兵后代张琪女士说,听这首歌的时候,她泪流满面,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表示要尽快把这首歌改编成合唱曲目,由她领衔的合唱团演唱。
  5月13日,孟子诞辰纪念日上午,我参加“祭祀孟母孟子大典”,并作为嘉宾代表向孟母孟子敬献花篮。现场,中国新闻社记者莫愠对我进行了采访。孟子第73代孙、孟子文化委员会会长孟晓苏先生特意单独与我合影留念。三
  孟母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滋养,意义重大。孟母精神的价值,其重要性、深刻性,以及时代意义,还需要深入发掘。母爱可以超越家庭,超越血缘,爱及天下的儿女,正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母亲、孝顺母亲同样可以发扬光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强大的国,哪有幸福的家!所以人们习惯把祖国比作母亲。爱家更爱国,爱母亲更爱祖国母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是这种爱的力量将大家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无往而不胜!
  两天的母亲文化节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记的还有一点:无论是海内外来宾、孟子文化专家学者,还是济宁当地的干部群众,大家一致强烈希望设立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中华母亲节!时间就是孟母诞生孟子的这一天,即每年的阴历四月初二。
  我也衷心期盼能够早一天过上咱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中华母亲节!
孟母颂歌
作词/徐安国作曲/孟宪斌演唱/张潇
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爱的足迹依然清晰,孟母三迁的动人故事,是咱中国人最美的记忆!走遍中华的广袤大地,爱的故事依然美丽,孟母精神的家国情怀,一代代母亲默默地传递。母爱是天,母教是地,天高地厚,中华儿女生生不息。敬母是德,孝母是义,德高义广,中华民族万世永立!走遍中华的广袤大地,爱的故事依然美丽,孟母精神的家国情怀,一代代母亲默默地传递。母爱是天,母教是地,天高地厚,中华儿女生生不息。敬母是德,孝母是义,德高义广,中华民族万世永立!
□徐安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孟 子 故 乡 颂 孟 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