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中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互联网与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进而起到强化基层部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作用,既有利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有利于创新管理模式、拓宽党史学习和党建工作渠道,达到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的。
  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效能。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而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国家大政方针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前沿阵地和战斗堡垒。在信息化大环境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可以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管理、党员党史教育培训等党务管理工作,并依托互联网开放、交互等优势,缩短党组织与广大基层党组织的交流距离,拓宽党员之间沟通渠道,有利于实现党务管理扁平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辽宁、安徽等地又有“抬头”态势,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等互联网手段,解决了党员无法聚集开展党史学习、党组织生活等难题。另外,借助网络虚拟党支部等形式,能够破解这部分群体活动难、指导难、党史学习难等难题,加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汇聚了党建工作的向心力。
  有利于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洞察群众的需求上,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的需求与满意度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基石。譬如,广大群众借助互联网形式,畅通个人表达意见渠道,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有利于各级党组织更加有效地倾听到民众的愿望及诉求,以群众意见为改进工作作风的“指明灯”。另外,在线上公开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党务信息,能够有效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利于擦亮党内监督的“探头”,提升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有利于打造价值认同与文化共鸣。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内容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了解干部和群众想听什么、爱听什么,用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的高品质内容积极回应关切,及时提炼与升华容易引发大众心灵共鸣的思想、价值、情感;在形式方面可以多利用微视频、动画等易于接受的多媒体形式,结合工作中可望可及的典型事迹、典型人物,抓住干部群众心理;在话语体系方面适当使用互联网话语方式,善于用群众语言团结群众,追求有深度、有情怀、有意思的表达,让听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进而优化方式方法,在党建工作中形成思想和文化认同。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建工作效能。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认真学习规定书目,同时开展“我来讲党史”“我来读原著”等活动,志愿担任党史宣讲员,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悟,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为我们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党建工作效能的提升更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社会事业现代化进程。转变解放思想,培育互联网思维。各级党组织应积极解放思想,深入研究把握互联网思维下开展学史学习教育促进党建工作的新特征和规律,充分利用互联网平等、开放、共享的特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引领党建工作创新升级。运用新媒体技术,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党建品牌建设。适应互联网思维的要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载体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党建新媒体矩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既能“面对面”也能“键对键”。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自己的“初心”,通过党史学习、红色教育等形式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确保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素养提升。不断强化党史、国史教育,认真研读党章党规,通过原汁原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压紧压实责任。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统筹谋划、推动落实,机关党委、党支部要发挥好党史学习教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基层党组织书记要种好“责任田”,大力实施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党支部规范提升行动,真正把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创新活动载体。借助“互联网+”模式丰富党史学习和党支部建设内涵,扎实做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努力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以党支部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工作提升。
  □郝国祥(作者单位:宁津县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