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截至4月末,临邑农商行累计发放“大棚贷”181笔、1744万元,发放“鲁担惠农贷”513笔、1.69亿元——
加大信贷倾斜 支持大棚种植

临邑农商行工作人员实地了解大棚种植户资金需求


  临邑是我市出了名的大棚种植基地,现有43个专业种植村,高标准高温大棚8000多个,拱棚4000多个,种植面积1万多亩。
  为满足辖内大棚种植户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临邑农商行创新推出“大棚贷”,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主动对接大棚种植户资金需求,为果蔬产业赋能。截至4月底,该行累计发放“大棚贷”181笔、1744万元,发放“鲁担惠农贷”513笔、1.69亿元。
上门问需现场放贷
  “今年西葫芦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俺种的西葫芦长势喜人,每天能摘500多公斤,随摘随卖,一天能卖上千元,这多亏了农商行的资金支持。”5月15日,临邑县理合乡李官村村民李吉臣高兴地说。
  原来,李吉臣以种小麦、玉米为主,收入并不理想。去年,他决定建大棚种西葫芦,可他手头资金不够,还有5万元缺口。了解到李吉臣的资金需求后,临邑农商行工作人员上门现场办公,及时为他办理了5万元“大棚贷”,第一年种大棚,李吉臣就尝到了甜头,除去成本赚了4万余元。
  在李吉臣的带动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加入西葫芦种植队伍当中,临邑农商行及时给予资金支持。目前,该村已建起西葫芦大棚30多个,每个大棚种植户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
金融辅导员就在身边
  近日,记者走进临南镇牛毛徐村,一个个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村西头,这几十个大棚里面种的全是甜瓜,大棚内甜瓜的香味扑面而来。
  今年41岁的张成超是村里最先种植大棚甜瓜的村民之一。建一个高标准大棚前期需要投入15万元左右,在多方筹资无果的情况下,张成超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了本村的“金融辅导员”王冰,希望得到信贷扶持。当天下午,临邑农商行客户经理就上门考察、采集信息,第二天,张成超便拿到了10万元贷款。
  “我这一棚甜瓜是4亩,每亩产量2500公斤,每公斤10元左右,一年就能收入10余万元,两年就能回本,往后都是净赚的。”张成超高兴地算了一笔账,他说,村里原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现在好多都回村建大棚种果蔬了。
整村授信凭信用拿贷款
  “年纪大了想回家,可一茬麦子一茬玉米,收成再好,也供不起俩孩子上大学,孩子一交学费,全家日子就跟着紧巴。”长年在外地打工的临邑县临南镇太平辛村村民尹德金说。
  去年,尹德金打听到邻村村民大棚种葡萄赚了钱,也想建个大棚种葡萄,可他上有老下有小并无多少积蓄,尹德金夜不能寐。
  临邑农商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地方金融主力军,聚焦“三农”和实体经济,夏口支行在太平辛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并集中宣讲金融知识。由于尹德金信用良好,由村支书、致富带头人和客户经理组成的评议小组对其都有很高的评价,他获得10万元授信,圆了创业梦。
  “俺大棚里的葡萄比露天大地葡萄早成熟4个月,每个大棚能产7500多公斤,每公斤能卖20元。等明年俺也扩大种植规模,多联合几个种植户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赚钱。”尹德金说。
□本报记者芦瑞瑞 本报通讯员王志莹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加大信贷倾斜 支持大棚种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经济·金融】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