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30年如一日参加义务劳动,捐献工资20多万元,身后又捐出遗体——
张星南:把一切献给党

▲张星南为贫困孩子送去助学金(资料照)。 高汝宝摄


  

□本报记者杨德林王德鹏本报通讯员赵帅
  5月7日,记者在禹城市园林服务中心,见到了张星南老人的孙女王坚锐,说起自己的奶奶,她抑制不住眼圈发红,言语哽咽:“我奶奶1923年生人,1986年入党,2012年去世,享年89岁。她对党无比忠诚,信仰无比坚定。我永远怀念她、学习她,激励自己立足岗位,多作贡献。”
  到张星南老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实地探访,翻阅一张张爱心捐赠的单据、一幅幅老人参加义务劳动的照片,以及她向党表达心声的日记、材料,让人感受到了一颗炽热跳动的赤子之心。张星南荣获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百佳文明市民、十大感动齐鲁老人、齐鲁百佳环保女性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我清楚地记得,2002年我到禹城园林处上班,奶奶送我一把铁锨,嘱咐我好好工作,好好劳动,争取早日入党。我牢记这句话,以奶奶为学习榜样,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王坚锐说。
  张星南,1923年10月出生于河南邓县的一个小山村,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数理系,1948年6月投身革命,并于1950年2月来到山东禹城团县委工作。由于被诬告,她受到错误处理,遣送回河南老家劳动改造,从1954年到1980年,26年时间,张星南备受磨难。1980年12月,中共禹城县委经过彻底调查,为张星南作出了平反决定:恢复公职、办理退休。1982年4月改为离休。
  早日加入党组织,是张星南崇高的精神追求,为此她甘愿奋斗一生,牺牲一切。她在1949年就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虽历经磨难却矢志不渝。1986年,禹城县委组织部批准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这时她已经63岁,距她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已经过去了37个春秋。
  党在张星南心中无比神圣,如同巍巍高山,需要用一生去攀登。平反后,对张星南来说,最迫切的事情是如何把岁月追回来,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她真诚地对儿女说:“是党把我从一个幼稚的学生培养成革命干部,是党把我20多年的错案予以纠正,这一切都使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离休不下岗、为党多奉献。”
  “我才57岁,还能为党和人民工作一段时间,就这样退了,我不甘心哪!”张星南拿到平反通知书的那一刻发自肺腑地说。经过她多次要求,县里给他安排了一份在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做彩描地图的工作,并提出给她每月18元的津贴,被她坚决拒绝:“我不是为了钱,我有退休金,只要能为党做点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
  1983年起,她又开始做起义务清扫大街的工作,自费买来扫帚和铁锨,每天早晨4点起床,把附近两条大街清扫一遍,回到家常常已是上午9点多钟了,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从1985年开始,张星南不满足于扫大街这一份义务劳动,每天扫完大街再到园林处苗木培育基地义务栽培花草苗木,直到病倒入院,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星南:把一切献给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