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教员马晓琪——
讲好红色故事 让革命薪火代代传

马晓琪(左一)向小学生讲解革命故事。记者张志宁摄


  “常大娘本名刘相惠,是咱乐陵朱集镇人。抗战时期,她不仅给八路军放哨、送情报、帮着洗衣做饭,还在自己家挖了一条60米长、可容纳100多人的地道。在她家养伤的干部战士无一暴露、保存的文件无一丢失。”5月3日,几名朱集镇的小学生来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教员马晓琪对革命母亲常大娘的事迹进行了重点介绍。
  “每次讲解都让我对冀鲁边区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深受洗礼。针对不同群体,我采用不同讲解方式,让英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短短一上午时间,马晓琪已接待了5批学员,虽然她早已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但每当拿起讲解器,就会立刻精神焕发,以最好的状态为大家讲解冀鲁边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
  今年26岁的马晓琪,之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2019年,乐陵市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发出招聘公告。得知消息后,马晓琪立即报了名,经层层筛选,2020年1月,她如愿以偿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教员。由于基地教员较少,讲解任务繁重,她用了不到1周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近两万字的讲解词。不懂就问、不知就学,通过努力她迅速从一名党史“门外汉”成长为优秀的冀鲁边精神红色文化讲解员。
  冀鲁边区形成于1937年,包含山东、河北两省24个县。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占地186亩,由6部分组成。完整地讲解1遍需要1个多小时,而当时仅有干部职工4人,最多时1天接待学员20余场次。几个月后,巨大的工作量和千篇一律的讲解也一度让马晓琪感觉彷徨。
  “很多革命战士20多岁便牺牲了,有的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正因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英烈的事迹不但激发了工作热情,更坚定了马晓琪的理想信念。为提升讲解效果,白天没有时间,她便利用下班时间查阅相关书籍来丰富自己的党史知识,同时通过到事件发生地深入采访或与前来学习的学员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革命先烈背后的故事,力争让讲解更充实饱满、深入人心。
  “虽然放弃了‘五一’假期休息时间,但看到更多人对冀鲁边区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了解,感觉再辛苦也值得,我要进一步丰富讲解形式、提升工作技能,讲好红色故事,为德州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马晓琪说。
□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贾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讲好红色故事 让革命薪火代代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