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市通过打造专业化服务品牌,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和乐同行“雷锋”在身边

  2月25日,乐陵市胡家街道孟家社区活动中心,55名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上孝道课和安全教育课,和他们分享生活经历,一起做游戏,屋内不时传出孩子们清脆的歌声、朗朗的读书声。
  近年来,乐陵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大力投入志愿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志愿服务主阵地作用不断凸显、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创新。
“线上+线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如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在乐陵市的影响力、号召力、引领力不断提升,和乐同行志愿服务品牌家喻户晓。
  去年1月,乐陵市和乐同行志愿服务品牌揭牌,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总队下设79支志愿服务分队,已注册志愿者近1.5万名,建立起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志愿者不仅有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医生、教师,就连老人和孩子都踊跃加入。志愿者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满足群众需求,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乐陵市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按单送需”双联动新模式。双联动模式即志愿者“队伍+项目”和线上“点单+接单+派单+评单”志愿服务模式。依托多元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搭建“乐陵融媒”文明实践掌上志愿服务平台与和乐同行志愿服务小程序,群众根据需求,在线点单预约,平台接单工作人员在接单后,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送单”,组织相关职能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乐陵市通过线上点单、线下送单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
项目化运作志愿服务专业化
  3月2日,乐陵市郭家街道瑞龙服装厂工人张桂秋的丈夫在北京打工,她在家照顾两个孩子。“2018年,在街道志愿者的帮助下来到厂里工作,每月工资3000余元,足够我娘儿仨的生活需要。”为促进创业就业,乐陵市志愿服务总队与德州多所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开设就业创业培训班。目前,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0余次,培训留守妇女5900余人次,创办留守妇女创业点155处,解决留守妇女就业岗位3900多个。
  乐陵市云红街道谭家村村民唐云兰今年56岁,儿女们在外务工,平日里要照顾上小学的孙女和孙子。唐云兰说,现在每天孩子放学后都会把他们送到村里的365暖留中心,这里有专门的志愿者老师辅导功课,孩子的父母可以在外安心地工作,她也省了不少心。
  各志愿服务队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切实以老弱幼残等困难群体为服务对象,帮其所需,解其所困,推动志愿服务由松散化管理向项目化运作,由自发性成长向专业化转变。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
  在乐陵市长途客运中心、公交车站,常年有这样一些人,为乘客发放交通安全出行宣传页,帮助上下车老年人提行李,帮助乘客在自动售票机上取电子票,他们就是来自乐陵市交通运输局的志愿者。多年来,乐陵市交通运输局志愿服务队走一线、入乡村、进社区,把爱心撒播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
  1月5日,一段暖心的视频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视频记录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把一位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从车内抱下车的全过程。这位司机是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1路公交车驾驶员白玉虎。老人下车后,白玉虎通过智能平台报告给公司,让其他司机给予帮助,很快,司机窦香雨接到爱心接力棒,用同样的方式,将老人护送到家。
  社会公益组织如义工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指导,对每月志愿服务项目安排部署,强化“实践队伍—实践项目—实践活动”的一体化管理。
  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公益平台上捐赠一份爱心,开车时礼让行人,公园广场里捡拾垃圾,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助人中体会快乐,践行着雷锋精神。
  “要持续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打造知行合一品牌,积极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巨大正能量。”乐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盛慧说。
□本报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许聪聪李智慧王晓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和乐同行“雷锋”在身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