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动态监测 主动识别 精准帮扶
宁津:信息化救助阻断“返贫路”

李振到刘用花家,征求帮扶建议


  本报讯(记者刘臻通讯员张兆坤高亚平赵萌)“劳务合同一签3年,只要踏实劳动就能过上好日子。”1月28日,宁津县刘营伍乡王营伍村村民刘用花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后说。在乡扶贫干部李振的积极对接下,刘用花在乡木器扶贫项目车间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
  之前,52岁的刘用花日子过得很拮据。2017年丈夫因病去世后,她带着孩子靠种地、打零工为生。2018年,刘营伍乡党委政府为她和孩子们申请了低保,每年发放帮扶资金2000元以及风力发电、扶贫大棚项目分红1700元;还为大女儿申请了每年1500元,二女儿、小儿子每年1000元的教育帮扶资金。在各项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刘用花家庭稳步脱贫。
  令刘用花没想到的是,2020年他们家面临返贫。这一年,孩子都到宁津县城就读初、高中,学习、生活开支急剧增加。
  2020年6月,刘用花的家庭信息被宁津县社会大救助体系服务平台推送至刘营伍乡,乡镇派出扶贫干部李振对接帮扶刘用花家庭。李振发现,刘用花家缺少劳动力,他就在农忙期间为刘用花联系农用机械,把种子、化肥、农药送到地头上;就业难度大,他为刘用花联系乡里的扶贫车间,安排就业岗位。
  宁津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县救助管理站主任周振华介绍,宁津县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铺设了覆盖县、乡、村的社会大救助体系服务平台,把对低保、特困等重点救助对象应救尽救作为基础核心,并通过制度创新将部分低保边缘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将困难指数3%以内的困难家庭和困难人口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动态监测、主动识别、精准帮扶。
  “我们家应该申请哪种救助都不用自己操心,这钱就‘送上门’来了。”1月18日,保店镇扶贫干部刘朝霞给郭庄村村民曹金链带来好消息,他家500元临时救助金已打到银行卡上,从2月开始,一家3口,每月都可领取921元的低保金。曹金链于2020年9月患上胃癌,需要长期化疗,妻子杜宪娥是精神二级重度残疾人,女儿上初中,家庭处于“因病返贫”的边缘。社会大救助体系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形成预警,将曹金链的家庭信息反馈到其所属乡镇保店镇,让他家享受到精准高效的救助服务。
  “如今,宁津县将分散的救助职能和救助事项全部纳入社会大救助体系服务平台,实现了‘一库取单’,确保了救助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周振华说,同时,社会大救助深化了“放管服”改革,把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通过救助项目流程再造确保贫困群众“一次办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信息化救助阻断“返贫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