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传承中创新 融合中发展
——德州市中医院2020年亮点工作综述

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暨膏方节开幕式现场。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滕璐刘潇本报通讯员左天普
  获评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人获聘硕导、1人获评省名中医、1人获评市名中医、2人获评市青年名中医、承办全市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暨膏方节、开展义诊讲座共24次……去年来,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德州市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各项亮点工作频出。
强技术发挥好中西医结合优势
  1月13日,在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有不少患者正在接受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德城区田女士是首批中医日间病房报销政策受益者之一,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时弯腰直不起来。“治疗几天后,我现在弯腰也不疼了,通过报销还省了不少治疗费。”田女士开心地说。
  目前,市中医院开展了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工作,24个中医病种纳入医保支付,很多患者通过针灸为主,配合穴位贴敷、蜡疗、拔罐、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省时省钱省力。
  中医技术是医院的特色,西医技术也并不落后。去年11月30日,一位52岁的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被紧急送入市中医院救治。经详细检查,东院区脑病科副主任医师李元民诊断为脑梗死,由于已发病7小时,错过静脉溶栓最佳治疗时间,征得家属同意后,李元民带领团队成功实施医院首例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医生根据患者状况,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进行康复治疗。目前,患者恢复很好。
  如今,市中医院可以成功开展先进的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急诊颅内动脉机械取栓术,腹腔镜、宫腔镜下微创手术等。“医院在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将逐步开展各类高精尖手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市中医院院长杨京慧说。
育名医让百姓享优质中医服务
  在市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名中医李玉杭经常在这里为患者把脉问诊,在他身旁,每次总有几位年轻医生现场“取经”。该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5月,在这里,李玉杭不仅治病救人,还承担着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任。“每次遇到疑难病例,李主任都会耐心地分析症状,并把临床经验传授给我们。”年轻医生李娜说。
  56岁的张先生最近心情不错,困扰他多年的失眠终于治好了。“以前尝试过各种方法治疗失眠,但效果都不好,这次在李玉杭传承工作室,治好了我的失眠。”张先生说。李玉杭带领工作室4名年轻大夫,系统梳理制定了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头痛、眩晕、不寐等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为患者解除病痛。
  目前,医院有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5个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为培养杰出的中医人才提供了平台。
  除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外,医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邀请全国名中医专家定期来院坐诊、带教,同时派出年轻骨干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医院还承担起了培养全市优秀中医人才的重任。去年底,医院获评国家第三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名医旨在让老百姓看好病,享受优质中医诊疗服务,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医生的成长搭建更加广阔平台,让他们有能力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杨京慧说。
强品牌让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
  去年11月21日,市中医院承办的德州市中医药文化节暨膏方节,为市民奉上一场中医养生文化盛宴。国内知名专家坐诊、市级中医专家义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药材辨识、养生膏方品尝……各项活动异彩纷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
  市民孙女士是忠实粉丝,每年都参加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从来没落下过一次。“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有独特优势,但平时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导致中医药知识不足,文化节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真是很受益”。孙女士说。
  考虑到农村村民中医药文化知识薄弱,在义诊宣教时,医院把重点放在了农村。去年12月17日,医院东院区脑病科、内科专家团队来到赵虎镇白王庄村,为村民义诊的同时,讲解中医养生知识。“医生给我们看病的同时,还教给我们冬季养生的窍门,如头、颈、腰等部位尤其注意保暖,热水泡脚注意事项等,真的很实用。”66岁的村民王天广说,希望这样的活动经常能在家门口举办。
  据了解,去年,医院深入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开展义诊、讲座等惠民活动24次,累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万余册。
  “今年上半年,医院新病房楼将会启用,届时将会改善就医环境,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医院党委书记王平说,“我们也将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百姓健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传承中创新 融合中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