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0万群众“忧居”变“优居”

平原县贺家行社区回迁安置房。记者刘振兴摄


  

亮点举措
  ■把群众“出棚入楼”作为住房保障的重要着力点,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深入开展棚户区改造“快建成、快配套、早交付、早入住”专项行动,解决约40万人口安居问题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调整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确定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
“十三五”以来,我市住房保障扩面提质拓宽广度——
  ●全市累计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13.6
万套,总投资204亿元
  ●基本建成9.4万套,解决约40万人口安居问题●努力实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2万户、2235万元
  “以前住老旧平房,冬天冷夏天热,路也是坑坑洼洼的,现在搬进了新楼房,别提多高兴了。”1月7日,极寒天气,德城区广川街道堤岭社区居民杨金峰的新家里暖意融融。去年10月,堤岭棚户区完成改造后,杨金峰和829户回迁居民选到新房。一入冬,他们就搬了进去。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分类调控,形成长远的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安居才能乐业。“十三五”时期,我市超额完成棚改目标任务,公租房实现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应保尽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上安全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有得住、住得好,住有所居的梦想正成为德州百姓的幸福图景。
出棚进楼美好家园梦想成真
  “去年11月中旬我拿到了新房钥匙,告别脏乱差的棚户区搬进了新居。过了半个月,房产证就下来了,一家5口心里都乐开了花。”手中拿着“大红本”,武城县美地新居小区居民刘俊佩格外高兴。武城县创新做法,打通安置房交房后多部门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堵点,在全省率先实现棚改安置房“交房即领证”。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的群众。“十三五”时期,我市13.6万户居民像刘俊佩一样,实现了“出棚进楼”。随着棚户区改造持续稳步推进,棚改区里书写着越来越多民生新事,温暖并呵护着更多群众的安居、优居梦想。
  在房屋征收时,各县市区注重尊重民意,规范流程,阳光操作,确保征收过程平稳顺利;资金筹集方面,在用足用好补助资金和专项债券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政企合作、打包出让、EPC等形式,引进中建、中核、中铁等央企参与项目建设,有效缓解棚改资金压力;项目建设方面,开展“快建成、快配套、早交付、早入住”专项行动,基本建成9.4万套安置房,解决约40万人口安居问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公租房住得安心又舒服
  “以前住的是15平方米的小单间,每月房租800元,如今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房,月租还便宜了不少!”谈起现在的好日子,平原县桃园街道的张若通言语里透着欢喜。换房那天,他早上6点半就迫不及待领取了新房钥匙。
  近5年来,我市纳入公租房保障的居民有13万户。不仅有像张若通这样获得实物保障的家庭,还有不少家庭获得了租赁补贴。
  在我市,不断降低保障准入门槛,执行“住房”和“收入”的双困标准,具体收入线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住房价格水平合理确定。2019年,我市出台《德州市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管理办法》,全市10个县市区相继出台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管理办法,将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特困人员家庭、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6大类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有33万名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累计近3.5万名困难群众领取了公租房租赁补贴。
住房保障质量显著提升
  住有所居,有得住更要住得好,要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上下功夫。
  “十三五”时期,我市住房保障方式更加多元化,保障质量明显提升。棚户区改造根据棚改安置居民意愿选择实物配租和货币配租;房屋质量逐步提升,保障房在技术、规划、设计、验收的标准上逐步提高,有的与商品房基本没有差距;保障房要分配给切实存在住房困难的群众才能体现公平。
  相比于建设,保障房的运营和后期管理是“住得好”的有力保障。记者在武城、平原、宁津采访时发现,很多保障房小区配套设施完善,周边商业设施丰富,有的配套建起了幼儿园、中小学校,还有的建设了养老服务设施。住进堤岭棚改项目的居民李淑惠十分满意:“新房子敞亮又暖和,小区里还有健身广场、遛弯儿小道,小区旁边还建起高标准幼儿园和社区养老院。”
  “保障性住房今后应在保基本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质量改善、绿色环保、配套齐全,让百姓住得更加安心、舒适和体面。”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蔺新河认为,由于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周期长、回款慢、盈利空间小,为了增强保障可持续性,必须进一步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完善政府支持政策。
  租、售、改、补多种方式一起,把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广、越织越密,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将共同促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目标的实现。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刘臻刘臻本报通讯员本报通讯员张立山张立山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40万群众“忧居”变“优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