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③
作者:邓静本报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要求德州“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近年来,德州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稳产保供工作扎实有力、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品牌强农成效显著、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中共德州市委关于制定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聚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农业农村发展“四个优先”,有序推动乡村“五个振兴”,具体部署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推动德州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市的优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年全市粮食生产预计756.65万吨,同比增长0.8%。《建议》提出,积极创建“厚德粮仓”,坚决扛稳全国重要产粮大市责任,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孙丰勇表示,我市将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核心功能区建设,2021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全年粮食产能稳定在150亿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食连年丰产丰收。今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3万亩,目前已开工建设47万亩。2021年,每个县市区至少要打造1处5万至10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硬支撑。
  2019年,我市大规模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着力在粮食标准化生产、绿色增产技术集成、创新生产服务模式和推广农业技术方面下功夫,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食绿色发展之路。下一步,将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核心功能区建设,集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
  打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组合拳”
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农业“双招双引”,也是我市农业发展重点工作。“产业链条不长、融合程度不深等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打好提质增效‘组合拳’。”孙丰勇说,“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做活做足“农业+”“农产品+”文章,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闭合模式。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一批高产、优质、专用品种,构建现代种业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引进、培植一批农业产业领军企业,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带动形成粮油、果蔬、畜禽、食品等一批百亿级以上农业产业集群,2021年, (市、区)至少培各县育、引进2家规模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孙丰勇介绍,未来5年,德州将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建成各类园区100个以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养殖场3000处以上;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推进老旧蔬菜设施农业连片提档提质;培育引进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以上。打造粮油500亿级、畜禽300亿级以上两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培大培强食品、功能糖、调味品、酒水、果蔬等五大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级以上。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增长与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发展。
  以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乡村建设行动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建议》提出,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细化完善村庄分类,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七改”工程,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打造美丽庭院,创建美丽村居,建设美丽乡村。孙丰勇表示,未来五年,要谋划构建以县城中心城区-镇街驻地-拟长久保留特色产业中心村为格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连臣表示,乡村振兴,既要抓实“里子”,也要做靓“面子”,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同频共振。
  张连臣认为,让乡村环境靓起来,生态美起来,必须因地制宜,稳扎稳打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推进拟长久保留特色中心村等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造提升,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下转A2版)
□本报记者 邓静本报通讯员 张文艳吴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