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家有把凤凰琴
□张丽华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艺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讲述了电影《凤凰琴》的故事:上世纪中叶一个特殊的群体——民办教师,扎根大山深处,用青春和生命让无数孩子走向光明。故事是从学校里仅有的一把乐器凤凰琴讲起的。它看上去非常简易,朴实无华,却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当电视画面拉近,那把凤凰琴映入我眼帘时,我惊住了,原来它叫凤凰琴!
  回忆将我拉回到50多年前,记得那时我家住在县公安局西南套院的东屋,院子里有一棵硕大的芙蓉树。春天,满树红花散发出缕缕清香,溢满整个小院;到了秋天,树上又挂满一串串金豆荚似的果实。每到节假日,我和弟弟从寄宿的幼儿园回家。妈妈便给我们改善生活,还要为我们准备上学的衣物。爸爸则会给我们洗头、洗脚、剪指甲,还会拿出他心爱的琴给我们弹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悠扬的琴声,让小院充满生机又洋溢着豪迈。美好的童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久,文化大革命发生了,从此再也没有听到爸爸的琴声。后来搬过几次家,那把琴也消失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爸爸的那把琴叫凤凰琴!
  爸爸自幼家境贫寒,少年丧父,9岁给地主当放牛娃,14岁参加八路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司令员警卫员、侦察排长、野战军连长等职。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父亲出生入死,参加过无数次战役,立过很多战功,是二等乙级伤残军人,上世纪50年代转业到地方工作。父亲为人正直,意志坚强,富有爱心。为造福一方百姓,他不惧艰险,扬善除恶,为工作呕心沥血;每当受到委屈和不公,总会安慰自己:“要相信党,相信组织。比起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战友们,我至少还活着,应该知足啦! ”
  父亲不善言谈,常对我们说:“我要是有个小学文化,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他那种对文化的崇拜和渴望,我长大后才领悟。他希望我们好好读书,多学知识,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在经济拮据的年代,父亲克服重重困难,让我们接受教育。我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恢复高考,我考上大学,弟弟妹妹也不甘落后,相继考入理想的高校。如今想来,是父亲的家国情怀感染、激励着我们不甘平庸,拼搏进取。父亲站得高,也看得远,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望远镜和引路人,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今天,我忽然发现,父亲那把心爱的凤凰琴没有丢,它就静静地藏在我的心底,它的旋律一直在激励着我向前、向前、向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家有把凤凰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