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分享交流经验。记者马乐摄
“谢谢老师,以后我们遇事会冷静分析处理,好好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 ”11月13日,经过20多分钟的调解,一对打算离婚的90后小两口手牵手,从夏津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离开。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夫妻关系融洽对社会稳定起到关键作用。今年3月,夏津县建成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减少非理性离婚,为家庭幸福筑起一道坚强防线。截至目前,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率达100%,共为528对打算离婚的夫妻进行辅导,其中154对放弃或暂缓离婚。“夏津是全市第二批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建设县,虽然前期做了不少准备,但真正实施起来,仍走了些弯路。 ”县妇联主席张胜利介绍,最初婚姻家庭辅导是作为一项附加服务出现在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工作中。由县妇联工作人员安排志愿者,每周5天值班。“每当有夫妻来办理离婚,我们就会上前询问‘需不需要免费调解’,大多数情况都会被直接拒绝。 ”志愿者李凌云回忆,久而久之,辅导变得可有可无,志愿者在现场漫无目的地一坐就是一天,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关键时刻,县妇联积极与县民政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将婚姻家庭辅导作为办理离婚登记的必经环节,在离婚登记室前设置调解室,确保离婚当事人都能接受调解服务。
而在志愿者方面,他们重新搭建组织框架,规范服务流程、规章制度,在报名人员中,挑选出专业知识过硬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作为骨干,组建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婚姻家庭辅导志愿服务团队。“目前我们拥有21名专业社工,根据个人时间进行排班,确保每个工作日都有专业人员在岗提供服务。 ”团队负责人、家庭教育指导师李燕介绍,他们会对前来离婚的夫妇进行登记、评估,调解一般只针对由意气用事、婆媳关系等导致的冲动型离婚,“调解时须针对当事人不同的离婚事由做出不同的疏导方案,既要拿捏好分寸、抓住痛点,又要有理有据、现身说法。同时还要跟踪回访,巩固调解成果。 ”
65岁的志愿者邹彩霞近期成功帮一对中年夫妇破镜重圆。他们因为儿子的学习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决定离婚。了解情况后,邹彩霞觉得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他们读初中的孩子身上。“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些叛逆,并且刚刚开始住校生活,好奇心重有些贪玩,导致成绩下降。”邹彩霞主动找到孩子,跟他深入沟通,帮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快孩子的成绩回升了,夫妻二人的矛盾也迎刃而解。
为了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夏津县妇联不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心理疏导、调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每周六下午志愿者都会聚在一起,围绕值班过程中遇到的案例、所思所获等进行分享交流,促进工作提升。各乡镇妇联主席也会轮流到中心值班,参与服务。此外,夏津县妇联还推动工作阵地下移、资源下沉,在乡镇(街道)建立婚姻家庭辅导站,组织志愿者到基层举办辅导讲座、主题培训,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向基层延伸。
随着影响力日益扩大,慕名前来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今年6月,北城街道北铺店村的妇联主席找到志愿者,希望他们能帮一下村里的一名高中生。该学生的父母都患有疾病,她一直怀疑自己被遗传,再加上疫情影响,变得精神紧张,拒绝去上学。团队中的孟爱春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二话没说,先后3次驱车赶到女孩家,帮她疏导情绪,通过开展职业规划,帮她树立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效果明显,第一次调解后第3天,孩子就主动去学校了。最近见到她,开朗了很多,人也胖乎了。 ”孟爱春说。
“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为非理性离婚设置了有效‘缓冲带’,避免了很多情绪化、冲动型离婚的发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我们打算将关口前置,组织志愿者在结婚登记时开展婚前指导,帮双方学习婚姻生活经营相处之道,引导他们理性处理家庭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张胜利说。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邓美平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