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激活沉睡资源蹚出振兴之路
——临邑县宿安乡邢仙龙村脱贫奔小康纪实
  □临邑县委宣传部
  临邑县邢仙龙村位于宿安乡政府驻地东2公里处,是省定贫困村,现有居民98户384人,耕地面积550亩,村两委成员3人,中共党员6名。 2019年,该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镇”“省级卫生村”“市级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追本溯源,弄清“村庄为什么贫”的问题
  2016年前的邢仙龙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及养殖家畜为主要经济来源,柴草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私搭乱建的猪牛羊圈随处可见;村内道路年久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给群众出行造成很大不便;村内缺乏排水系统,污水随意泼洒在道路上,村内环境破烂不堪。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保留的集体土地越来越少,村集体收入逐渐枯竭。村两委说话办事缺乏号召力,威信下降,凝聚力不强。 2015年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2户19人,贫困发生率4.95%。
  匮乏的资源、薄弱的村集体收入、单一的家庭收入来源、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使得邢仙龙村逐渐成为典型的贫困村,脱贫难度较大。
  二、整合土地,解决“资源怎么来”的问题
  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邢仙龙村带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围绕邢仙龙村“怎样脱贫”这个课题,宿安乡党委政府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该村由于缺乏宅基规划、农村建房习俗等原因,在村居以内、户用宅基以外的“闲散边角地”共14.2亩,村北闲置场院共12亩,可开发利用的沉睡资源多达26亩,占村域总面积的比例高达14.2%。闲散地的大量存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随意堆放的柴堆、粪堆、建筑垃圾堆,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6年春,乡党委政府大胆提出了“向闲散土地要产出,让沉睡资源活起来”的发展思路。通过算好经济收益与环境美化“两笔账”,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公开透明操作,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下,共清理残垣断壁500米,拆除废旧房屋52间,整理房前屋后闲散地26.2亩、废弃坑塘2亩,解决了贫困村发展“无资源”的难题。
  三、发展产业,解决“资源怎么用”的问题
  为了让整理出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邢仙龙村决定发展特色种养产业,聘请县扶贫、农业、水产、蔬菜等部门专家把脉会诊,实施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连方成片、规模较大地块发展大棚蔬菜,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地块发展“葡萄+紫薯”等立体种植,坑塘发展特色养殖、观光旅游,实现地尽其力、物丰村美。
  上项目、立产业,资金是源头活水。县、乡、村3级干部解放思想,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出水,采取整、募、筹等方式筹集资金186万元。“整”,即整合专项扶贫、农业开发等政策性资金136万元;“募”,即通过参股入股方式募集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资金32万元;“筹”,即社会捐助、村民自筹资金18万元。
  2016年,精打细算建设资金,在村北的12亩土地上建设了9个圆拱棚,在村内14.2亩的土地上种植了8000余株葡萄,并间作了大蒜、紫薯等作物,实现了立体种植,使这些长期沉睡的土地资源具备了持续生产增值能力。
  四、共建共享,解决“资源如何管”的问题
  产业有了,如何管好、让产业生钱,长达1年的收益期内如何保障困难群众等问题成了新的“拦路虎”。面对产业管理难题,邢仙龙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对村民房前屋后种植的作物,交由他们自己管理,并按照贫困户、普通农户、村集体2:3:5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积极性,解决无人管理的难题,保障了产业收益。为了在产业收益期内增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产业园优先雇佣困难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则采取设置虚拟公益岗位的方式对其家庭进行补助。
  通过发展聚合经济,2016年底邢仙龙村“葡萄+”产业园紫薯丰收,贫困户人均分红1500元,加之管理劳作收入,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标准,邢仙龙村当年实现“脱贫摘帽”。
  五、旧村改貌,解决“村庄如何美”的问题
  在实施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邢仙龙村抢抓上级政策向贫困村倾斜的机遇,启动旧村改貌工程,加强“五通十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路面3.2公里,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500棵,新修下水道1500多米,并且对外墙面进行了美化,绘制宣传教育图画42幅。同时配齐了村级党群活动场所、乡村记忆文化园、文体广场、幼儿园、假山公园、人工湖等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旧村改貌工程完成后,邢仙龙村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三八”妇女节开展了“最美庭院”评比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了“我爱我家”环卫公益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了成童礼感恩教育活动,“八一”建军节开展了“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爱国主题教育活动,村风民风不断向善向好。
  如今的邢仙龙村,道路两侧绿意盎然,果蔬飘香,柏油路干净笔直、幼儿园里欢声笑语,先后荣获“山东省美丽乡村”“德州市文明村镇”等称号,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破败一去不返。
  六、巧借东风,解决“群众如何富”的问题
  2017年初夏,啓丰农场落户宿安乡,计划规模流转土地3000亩。得到消息后,邢仙龙村积极对接乡党委,争取将邢仙龙村土地纳入项目,并向乡党委签订“军令状”,两个月完成土地流转。回到村里,村两委立即开展工作,经过前两次村内项目建设,村两委威望空前高涨,虽然群众面对闻所未闻的新事物,顾虑重重,但依然选择了相信和支持,历时1个半月,全村550亩土地以每年1100元的标准全部流转,顺利完成了任务。
  土地流转后,对邢仙龙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一的增收途径得到彻底改善。一方面全村青壮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全部外出务工,家庭实现了增收;另一方面,啓丰农场顺利建成,并优先雇佣村内留守的妇女群众到场务工,农忙时节人均日收入可达150元,较以往家庭联产承包的传统种植,收入激增。
  七、发掘村域沉睡资源的经验与启示
  邢仙龙村借力沉睡资源开发,拓宽了生活富裕的新渠道,锻炼了坚实可靠的村两委,营造了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倡树了乡风文明的新风尚,其成功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目前,宿安乡已在31个村庄复制推广邢仙龙模式,按照“一乡多业,多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优选产业,科学布局,形成了以设施蔬菜、果蔬间作、苗木繁育、花卉种植为主的产业格局。
  加强基层党建,是打造共建互信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在发展村域沉睡资源聚合经济过程中,村两委和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增强了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但化解了干群矛盾,更促进了村民自治,从而探索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基层治理管理经验,建立了村两委与群众共建互信的管理新格局。
  推动乡风文明,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在做到沉睡资源能开发尽开发、能利用尽利用的基础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让乡村文脉传承弘扬,邢仙龙村在拆除老旧房屋时,把那些有历史记忆的老家具、织布机、风箱、石碾、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收集起来,建成乡村记忆馆,让农民“记得住乡愁”,还能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临邑县宿安乡邢仙龙村脱贫奔小康纪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