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临邑“五老”志愿者陈玉河呕心沥血办学——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家”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刘立君宋兆强
“爸爸,我这次考试又进步了,您放心吧! ”“爸妈,我挺好的,奶奶身体也好! ”10月20日晚上8点,在临邑县英才学校宿舍里,几名学生在生活教师的帮助下,在手机屏幕一端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
  临邑县英才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该校80%以上学生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因此,学校的教师队伍分为学科和生活两类,分别负责学业和孩子们的日常起居。
  73岁的陈玉河是这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当晚正忙着带领安保人员巡查学校治安,“我们尽量做到全方位全天候为孩子们服务,让每个孩子事事处处感受到爱与家的温暖。 ”陈玉河说。
  陈玉河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临邑县第四中学、临邑县职业中专、临邑县第五中学任教并任校长。荣获临邑县科技教育拔尖人才、德州市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退休后,成为一名“五老”志愿者,开始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随着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生活上、思想上容易发生偏差。 ”陈玉河多方筹措资金,于2010年6月建立了临邑县英才学校。办学10年来,学校已发展到1至9年级共35个教学班1630名学生,教职工186人。
  陈玉河提出“三园”式校园建设——即打造学生生活的“温馨家园”、专心学习的“书香校园”、快乐成长的“开心乐园”,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学校先后投资250多万元,把所有教室和宿舍都装上了暖气和空调,实现夏有空调冬有暖,为孩子们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另外,学校还特别关注病残学生、贫困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帮他们解决经济困难,每年救助特困生50多名,免收学费5万多元。
  为了不让留守儿童“掉队”,陈玉河可谓煞费苦心。学校定期组织“学国学”“读经典”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孩子们参加舞蹈队、军乐队、体育队等各种兴趣小组,建立全方位的奖励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获得进步和成功。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内容,都是陈玉河亲自书写,至今已积攒了整整一橱柜。
  虽已年过古稀,但陈玉河对学校工作丝毫不含糊。在一次检查中,陈玉河发现一名二年级的学生拉肚子将被子弄脏了,在那里偷偷地哭。他立即与夜班老师一起将孩子的内衣、被褥换掉,找来热水帮孩子清洗身体,一直忙到凌晨3点,等孩子再次入睡后才离开。
  很多人曾问陈玉河:“你这么大年龄,哪来这么大精神头? ”陈玉河总是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给留守儿童带去温暖,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由于工作出色,陈玉河先后被授予临邑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德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馨的“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